Pauline Oliveros——在聲音裡迴盪聆聽

Pauline Oliveros(1932 -2016),作為一個在動盪的戰後將聲音作為內在探索,並積極參與在社會與政治議題中的先驅者,手風琴、電子音樂、即興與冥想,在他的音樂世界裡可以彼此互通交融—以深沉的聆聽回應與流動著前進。

 

器樂、電子音樂與空間演奏

     從小對於聲音的興趣,Pauline跟隨母親學習手風琴,而後接觸著其他器樂。在接觸了磁帶錄音機後,她開始發展了電子音樂的項目,進行了一些磁帶實驗,並成為舊金山磁帶音樂中心(San Francisco Tape Music Center)的創始成員。她也設計了連結樂器的電子信號處理系統(expanded instrument system)進行即興表演。她的作品時常表現延續的殘響,但後期當她發展「深度聆聽」(Deep Listening)的概念時,更會選擇利用特殊的空間自然產生這些迴盪的聲響。

 


Pauline Oliveros 位於舊金山磁帶音樂中心,1966年照片保存於courtesy of the Mills Colleg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Music Archive

 

聲音作為身心感知的介質
Take a walk at night. Walk so silently that the bottoms of your feet become ears.

如果我們從早一點說起,Pauline似乎一直在啟發自身透過聲音,有意識的體察自身與外界交互的歷程。1958年,她將麥克風放在窗台記錄舊金山的聲音並在訝異於原來自己錯過這麼多的聲音。在甘迺迪遇刺、越南戰爭這樣動盪的大時代下,她也開始向內探索,這時她開始運用不一樣的唱誦、演奏以綿長持續的單音安定自身,並發展聲音結合靜心的sonic meditation,在女性團體裡開始進行聲音的體現、身心練習,在過程中也以圖或文字作為引導,記錄為特殊的譜記

 

1376433763_oliverosucsd_600web

Pauline與 ♀ Ensemble團體演奏<Teach Yourself to Fly>,出自Pauline Oliveros論文(Mandeville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y)

 

深度聆聽—聲音的來回接收與回應

Pauline從與音樂家David Gamper、Stuart Dempster爬降到華盛頓Fort Worden州立公園於二戰時代留下的蓄水池進行器樂演奏開始,進一步體驗了透過極度專注感受從空間反射回來的聲響,再以自身的音樂敏感度即興演奏的狀態。她開始深入探究「深度聆聽」的狀態。她曾在TED中分享關於聽見(hear)與聆聽(listen)的不同,她告訴我們聆聽是持續的與那些被物理上與心理上所感知到的當刻互動,並連結自身原有的經驗。

Pauline位於華盛頓Fort Worden州立公園蓄水池的演奏實況

 

Pauline Oliveros的聲音實驗中充滿著身體性。發於中而形於外,不論是在這些實驗音樂的演出、聲音的冥想方法,或是她在擔任藝文要職時願意將相關設備提供改社區人們使用,她始終聯繫著內在的自我對話並形於對社會的關懷。

 

參考資源:

Listening as Activism: The “Sonic Meditations” of Pauline Oliveros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e-desk/listening-as-activism-the-sonic-meditations-of-pauline-oliveros

How gay feminist composer Pauline Oliveros taught us to hear with more than ears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story/2020-08-05/how-to-listen-pauline-oliveros-deep-listening-composer

Pauline Oliveros, who transformed how we listen and think
https://cdm.link/2016/11/pauline-oliveros-transformed-human-technology-sou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