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高齡友善互動音樂裝置」工作營

從音樂介面切入聽覺多樣性探索,縮短世代間的鴻溝,讓每位長者都能透過科技輔助,體驗音樂表達的樂趣。

在當代社會,音樂不僅是藝術表達形式,同時也是社會互動的潤滑劑,深刻影響著個人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研究顯示,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培養的音樂習慣可以有效地刺激聽覺器官與大腦的連接,進而提升語言能力與社交參與度。透過在特定時段播放選定音樂,甚至可以幫助長者規律作息,提升生活品質。

在過往與不同年齡群體進行音樂教育和聲音創作的互動中,我們發現不同年齡群體對相同音樂的反應和態度截然不同,這引發了我們對「聽覺多樣性(Aural Diversity)」的深入思考。傳統樂器的操作複雜性常為行動不便或高齡者設下障礙。因此,我們開始探索如何利用科技創造出簡便、有趣的音樂工具。

無障礙樂器參考,左圖為 Bare Conductive 利用 Touchboard 所開發、右圖為 Youth Music Network 所設計。

高齡科技為核心的設計思維

為了實現不同群體的音樂表達自由,我們與清華大學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合作,開展了為期五天的「高齡友善互動音樂裝置設計」工作營。本次工作營以高齡用戶為核心,帶領學生深入探討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聽力範圍、敏感度和偏好,是如何影響音樂的接受和表達方式。並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們運用互動聲音裝置模組 Touchboard 及 AI 音樂工具等新技術,從高齡者的使用習慣與挑戰中汲取靈感,設計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聲音互動介面。

在本次工作營中,參與同學都來自不同背景,有音樂、工程、資工、人社等等。我們將同學分為三組,從不同角度切入課程主題。同學們從長者肌能限制到長者娛樂需求及心理關懷,設計出了多元的互動聲音裝置原型,提供了我們更多高齡互動友善的想像空間,一起來看看同學們做了什麼有趣的設計發想吧!

 

樂動樂強健 SoundFit

第一組同學的成果作品「樂動樂強健 SoundFit」是一款結合音樂治療與肢體復健,幫助長者維持和提升認知功能與肌力的多功能音樂輔具。長者可以透過簡單的按壓操作來使用這款裝置:首先,裝置會播放一段旋律,長者需要根據聽到的旋律順序按下對應的音高按鈕,從而自己演奏出這段旋律。在按壓的過程中,每個按鈕都配備了不同負重的彈簧設計,提供了從輕到重的多層次訓練強度,使得在進行音樂學習的同時,還能達到肌力訓練的效果,讓整個過程更加有趣且富有挑戰性。

同學依設計圖利用不同尺寸的彈簧製作按鈕。右圖為同學示範操作裝置,聆聽旋律依序按壓對應的音高按鈕,考驗記憶力與肌力。

 

發聲轉盤

第二組同學的成果作品「發聲轉盤」是一款專為高齡者和視力退化者設計的互動遊戲輔具,靈感源自音樂治療場景:治療師演奏一段節奏,然後由長者使用各種樂器重現這段節奏,這過程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身心健康。這款轉盤的設計在此基礎上加入了「隨機性」元素,轉盤由多個區塊組成,每個區塊對應不同的聲音效果。長者只需輕鬆地手動轉動轉盤,當指針停下時,會根據其位置觸發相應的節奏音效。此時,長者需使用指定的樂器演奏並重現所聽到的節奏,這樣便成功完成了整個遊戲互動。

圖為裝置製作過程。右圖為同學示範利用指針觸碰轉盤,觸發節奏聲響,接著再利用一般樂器(如沙鈴、鈴鼓)重現節奏

 

模組化無障礙聲音輔具

第三組同學的成果作品「模組化無障礙聲音輔具」結合了自身經驗和觀察,發現許多高齡者和身障者在手部功能方面有顯著退化(如中風的年長者),因此他們設計了一套通用性高且方便使用的簡易互動界面,希望解決這些群體在演奏傳統樂器時所遇到的困難。此裝置由可任意貼附的觸碰點組成,使用者可以將這些觸碰點貼在日常物品上,如拐杖、雨傘、輪椅等,將其改造為聲音互動裝置。他們可以利用這個裝置演奏音樂,還可以將其轉變為說書道具,一邊講述故事一邊觸發音效,增添故事分享的樂趣。此外,同學們也希望未來能加入生理監測功能,讓使用者在娛樂的同時,也能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

圖為同學將裝置模組貼在兩種物品上:一種外形與操作類似手指鼓,一種則是貼在瓶身上。兩者皆通過手部的輕微動作就能觸發聲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