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中聽見什麼——中研院海洋生態聲學與資訊實驗室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我們從關注環境裡的聲音與在其中的生命體—聲音生態學初步認識了這個領域,透過聲音的中介可以延展向外關注的議題非常廣泛,舉凡環保生態、城市規劃、藝術、歷史人文等都可以廣涵其中。小編這次帶著好奇心想要了解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面會執行怎樣的研究呢?在這裡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與臺灣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一起來看看他們對於聲音生態的關注與研究實踐。首先,就讓我們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開始探查!
漫步在日常的生活環境,或是走進自然環境,如:森林、海邊——如果豎耳聆聽,你會發現環境中的”聲景”(soundscape)是那樣獨特。我們若有意識的關照不同的聲音在特定時空下的互動歷程與消長,那就是屬於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的範疇了。
始終關注著聲音與聆聽的開放性,Pauline Oliveros 不先入為主的選擇將注意力置於何處,從器樂、電子樂到聲音與身心連結的實踐,並整合為深度聆聽(deep listening)的概念。
近期隨著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出現,帶動內容創作一種全新的價值樣態歸來,似乎幫助了作品應有價的正義。藉由發行限定數量的音樂NFT,並透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產生專屬的帳本資訊,作品的真實與稀珍由此而生,粉絲與投資型藏家可投入金錢收藏或讓NFT持續在市場裡流動。
RIXC是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的一個新媒體文化藝術機構,發起許多關於藝術、科學與新興科技結合的專案,不僅深耕於歐洲地區,也積極與國際對話。它並非單打獨鬥,而是與當地的各個組織共生成有機的網絡,共同凝視著目標方向。
Pauline Oliveros(1932 -2016),作為一個在動盪的戰後將聲音作為內在探索,並積極參與在社會與政治議題中的先驅者,手風琴、電子音樂、即興與冥想,在他的音樂世界裡可以彼此互通交融—以深沉的聆聽回應與流動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