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作品以NFT的形式拾回靈光——以Oursong為例
近期隨著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的出現,帶動內容創作一種全新的價值樣態歸來,似乎幫助了作品應有價的正義。藉由發行限定數量的音樂NFT,並透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產生專屬的帳本資訊,作品的真實與稀珍由此而生,粉絲與投資型藏家可投入金錢收藏或讓NFT持續在市場裡流動。
【創意科技】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 耳朵素描(EarSketch)
《耳朵素描(EarSketch)》是一個由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的教育性質的音樂編程工具。網站介面就像瀏覽器版本的數位音樂工作站(DAW)一樣,使用者可以以 Python 或 JavaScript 兩種語言編排音軌、聲音樣本和效果。
【作品介紹】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 -《雙向傳輸(Duplex Transmission)》
作品-雙向傳輸(Duplex Transmission)藉由探討「無所不在的「網路」該如何被應用於展演之中」、「網路如何反應人們的行為與狀態的分佈」、「網路如何將不可視的數據轉化為樂音」、「如何將抽象資訊經過轉譯後顯得更為詩意」等問題,帶領觀眾一步一步進入作品脈絡。
【作品介紹】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地球之聲:流行病章節( Sound Of The Earth:The Pandemic Chapter)》
在這個充滿變化而且不確定的時刻,達拉斯藝術博物館(Dallas Museum of Art)與經驗豐富的聲音藝術家 Yuri Suzuki 攜手合作,希望創造一個公開的平台,提供大眾表達、分享艱困時期的經驗與心得感想。
【作品介紹】疫情中的城市與記憶—— #StayHomeSounds 計畫
在「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中,我們介紹了因為網路而可以讓使用者遠距共同創作的《Jazzari》和《Plink!》兩個案例。而網路的優點,除了可以遠距共同創作外,更可以以「平台」的型態,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分享全世界的聲音與故事。《城市與記憶(Cities and Memory)》就是一件以上述的概念創作出的作品。
【作品介紹】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 -《Jazzari》&《Plink!》
網路技術開拓了音樂科技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我們耳熟能詳的串流音樂也是網路技術應用案例之一。近年來,因網路傳輸速度的進步,開發者因而發明了建構在雲端的數位音樂工作站。此外,更因網路無國界限制的優點,更多跨越地區限制、能夠多人一起在雲端創造音樂的網路音樂合作案例也陸續被開發。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基於網路技術的音樂合作案例吧!
【創意科技】運用Socket.IO-完成簡易網路即時雙向傳輸!
近期融聲創意的作品多圍繞著「網路傳輸」,包括《無重力星空》、《地衣荒物》、紀柏豪的《距離之歌》等,都使用了網路的特性,讓觀者使用手機即時參與、影響現場的作品。今天就來分享如何簡單做到網路傳輸的功能!
亞倫·瑟庫拉(Allan Sekula)對網際網路的提問之作《親愛的比爾·蓋茨(Dear Bill Gates)》
對大多數人來說,「網際網路(The Internet)」已然遍布我們的生活。不到30年的發展中,連結了一半以上的世界總人口,展顯出非凡的速度、欲望、商業性、控制和創造力。微軟(Microsoft)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其自傳《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1995)》中展現出其對於技術革新的正向態度。
【作品介紹】法國藝術家-尼爾・貝盧法的網路藝術作品《Screen Talk》
我在18年年末的時候協助V&A 博物館的「電玩遊戲:設計、遊戲與擾動」(Videogames: Design/Play/Disrupt)大展寫了一篇回顧,旨在介紹電玩在新世紀的新可能性與突破。而若我們將時間軸往回拉,望過去看網際網路剛被發明之初的電玩遊戲,或許又別有一番懷舊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