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諷刺科技的新興科技作品-瑞秋.麥克林《I’m Terribly Sorry》
綿綿細雨的倫敦夜晚,迎面而來的路人們慢慢地朝你聚集了過來,對你投以招呼與詢問,速度由徐而急、人數由少至多、聲音由遠而近、態度由友善而變壞,不一會兒你便被成群的虛擬人物憤怒圍繞,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按擊手中的行動裝置成為唯一擊退他們的方法⋯⋯。
綿綿細雨的倫敦夜晚,迎面而來的路人們慢慢地朝你聚集了過來,對你投以招呼與詢問,速度由徐而急、人數由少至多、聲音由遠而近、態度由友善而變壞,不一會兒你便被成群的虛擬人物憤怒圍繞,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按擊手中的行動裝置成為唯一擊退他們的方法⋯⋯。
我在18年年末的時候協助V&A 博物館的「電玩遊戲:設計、遊戲與擾動」(Videogames: Design/Play/Disrupt)大展寫了一篇回顧,旨在介紹電玩在新世紀的新可能性與突破。而若我們將時間軸往回拉,望過去看網際網路剛被發明之初的電玩遊戲,或許又別有一番懷舊的驚喜。
電腦音樂是一個正在興起且日益蓬勃的領域,時至今日用電腦來幫助音樂家創作,似乎已變成一件稀鬆平常的事,用程式來輔助作曲也變成一件相對前衛但卻也不這麼新奇的事了,但你可能曾想過在40年前科技還不是如此發達的年代,就有一位作曲家從錄音磁帶開始探索電子音樂的可能性,並在電腦興起的年代將其方法從錄音磁帶轉移至電腦上,同時於1987年時推出了一款極具影響力的電腦音樂合成工具《Composers’ Desktop Project》。
「在『聽(hearing)』和『聆聽(listening to)』世界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Hildegard Westerkamp如是說。 她認為「真正的聆聽」是一種革命性的行為。 近五十年來,她開發了一種名為「Soundscape Composition(音景構圖)」的音樂形式。她與著名的前衛音樂家R. Murray Schafer所帶領的World Soundscape Project(世界音景計畫)有著密切的合作。
儘管噪音的特色是將我們殘忍地拉回現實生活,它在藝術的層次上絕不能僅限於狹隘的模仿再現。Luigi Russolo, 《噪音藝術宣言》
時光倒轉回 1950 年,在夜晚的倫敦,BBC 工作室仍亮著一盞燈,工作室裡的女人著迷地反覆錄音、剪接、回放,傳出斷續的聲響。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女人在無數的夜裡,用聲音鑿開了電子音樂與具象音樂的牆。
文字是視覺傳達和紀錄語言的一種方式。世界文明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文字,傳達了各國的文化與歷史。拋開文字本身的意涵,這個計畫著重在文字的形體上。透過人工智慧,文字的形體與樣式得以被學習。機器畫出類似文字的線條但是卻毫無意義。
彌賽亞式窗戶講述人工智慧將複雜的人類思考過度簡單化的過程。其內容即是將人性化和非普遍定義的概念應用在人工智慧上。
CyclotoneIII- commissioned for Mutek Mexico, 2015。總共有三個系列皆以時限性的幾何敘事音像表演。Paul-Prudence 在這系列作品中以 Cross-wiring的電流聲響,概念式的無彩色影像,利用全圓頂籠罩的巨蛋空間,試圖將觀者迷惑於Cyclotone的湧流之中。
PYSY 是藝術家 Yousuke Fuyama 2013年的作品,透過物理運動的方式,控制3D影像以及數位合成聲音的參數,利用MaxMsp 進行一連串複雜的即時音像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