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腦與演算法奔放情感 —— Laurie Spiegel
Laurie Spiegel 擅長使用程式邏輯用於編曲之中,用演算法迭替作品裡層層聲音,樂曲聽起來如流動的河流,生生不息。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The Expanding Uniiverse》於2012年再版的版本內,除了收錄了原始由「GROOVE系統」創作的四首作品,還收錄其他繼承同樣的程式邏輯所編寫的作品。就讓我們一起聆聽,認識 Laurie Spiegel 的作品以及作品後面的程式世界。
Laurie Spiegel 擅長使用程式邏輯用於編曲之中,用演算法迭替作品裡層層聲音,樂曲聽起來如流動的河流,生生不息。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The Expanding Uniiverse》於2012年再版的版本內,除了收錄了原始由「GROOVE系統」創作的四首作品,還收錄其他繼承同樣的程式邏輯所編寫的作品。就讓我們一起聆聽,認識 Laurie Spiegel 的作品以及作品後面的程式世界。
朱銘美術館《聲音的奇幻異想 – 5感小旅行》2022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正在展出中,融聲創意團隊除了為此檔展覽製作了入口處延伸展覽介紹的聲音互動牆,還展出了因地制宜的《荒物聲響》及《井中鏡》作品。
2016年在芬蘭的赫爾辛基的某個街頭,你會看到一群人穿著印有「Heavy Metal Detector」的黑底白字 t-shirt 閒晃。他們戴著耳機,拿著金屬探測器,對著金屬製的各種物體點頭,似在聆聽什麼,也像是什麼奇妙的儀式,但外人聽不見任何聲響。他們究竟在做什麼呢?
網路技術開拓了音樂科技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我們耳熟能詳的串流音樂也是網路技術應用案例之一。近年來,因網路傳輸速度的進步,開發者因而發明了建構在雲端的數位音樂工作站。此外,更因網路無國界限制的優點,更多跨越地區限制、能夠多人一起在雲端創造音樂的網路音樂合作案例也陸續被開發。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基於網路技術的音樂合作案例吧!
有時候在網路上或現場表演中,看到別人能用嘴巴製造出許多不同音色,是不是會有點羨慕呢?沒關係,現在透過數位工具跟Creative Coding,我們也能稍稍體會一下用「人聲」來演奏的樂趣!
本次呈現的作品將由「聲音與音樂創作藝術家 紀柏豪」與「英國藝術家 Adam Sadiq」帶領學員們共同創作,透過「自製空氣感測器」與「資訊聲音化」,讓參與學員理解抽象環境數據、接觸基礎電子電路與微控制器了解Maker精神、以Creative Coding創造視覺與聽覺回饋、活用Open Data與數位工具來實現更個人化的互動體驗,讓參與學員在「遊戲」與「實作」中發揮創造力,進而提升對周遭環境的關懷。
《Sonic Particles 2.0》是由Kasper Fangel Skov所開發的城市環境數據即時聲音處理系統。他將抽象的環境數據轉化為聲音,為不同的城市環境提供音樂的美學呈現,每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獨特的、不斷變化的構圖。
大家應該都有想像過,敲打一些尋常物件,卻可以發出有別於該物件材質既有音色的聲音吧?有些電子鼓產品即是用這種方式來觸發Midi Trigger,那如果我們透過Max這樣的軟體,可以怎麼快速應用音量判定來實現互動呢?
極簡派作曲家史提夫·萊許(Steve Reich)經常運用獨創性的現代作曲技法,透過簡單音樂語彙及時間錯位,創造出緩慢流動的位移感。
這次融聲創意在《3.14159 共感服裝實驗展演》中,在音樂與聲音設計的部分,由於要接收穿戴式感測裝置傳送回來的資訊,以及遠端傳輸聲音資訊去控制燈光效果,因此特別以Max編寫了帶有多個振盪器(Oscillator)的Scale Modulation聲音合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