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在地面感受失重狀態——太空共感舞蹈《_Synesthesia》
無重力是什麼感覺?我們一定要在飛機上或外太空,才能感受到無重力嗎?
舞蹈家 Jeanne Morel 和多媒體藝術家 Paul Marlier 合作,試圖將「無重力」感受記錄下來,讓另一個人透過數據來感受——一個擺脫自身重量的身體,帶其他身體去體驗一個新的感受和一個新的空間。
【作品介紹】將鮮花送上太空——Makoto Azuma《Botanical space flight》
Makoto Azuma 是一位花卉藝術家。他將植物送至世界許多極端的環境——冰冷的雪原上、酷熱的沙漠中、陰暗的深海裡。
【作品介紹】Zero-Gravity Band——無重力下的樂團表演
應該有不少人都看過 OK Go – Upside Down & Inside Out的MV 吧!這隻MV是在無重力的情況下拍攝的。不過你有想過,若是樂團在無重力下演出,會是什麼樣子呢?
【創意科技】NASA開放免費下載火星鈴聲!
還在用阿波羅十一號發射時 (We have a lift-off!) 的聲音當作sample嗎?NASA官方釋出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Perseverance Rover) 在火星上蒐集到的聲音,供大家免費下載當做鈴聲!毅力號上面的SuperCam有相機、雷射和光譜儀檢查岩石和土壤,以尋找可能與火星的生物有關的有機化合物。
【作品介紹】蜘蛛網織出美麗的樂章——蜘蛛網的低鳴《Spider’s Canvas / Arachnodrone》
自然界中充滿的音樂性——從黑洞到量子力學,物理學的規則性、幾何性,就是一種「音樂性」。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說:“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我可能會成為音樂家。我經常用音樂來思考事情。我在音樂中做白日夢。我從音樂的角度看待我的生活。”
【作品介紹】對鳥彈琴的那個男人——David Rothenberg
人類用文字溝通,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不需要寵物溝通師,我們有David Rothenberg。
這名哈佛畢業的跨物種音樂家/環境哲學家,認為動物語言的音樂性遠多於比人類語言,探索各種生物的聲音。
【執行案例】科技藝術計畫《與細菌混了3000年》創作分享會
「太空探索」在今日已不是天方夜譚,而與太空有關的藝術表達形式也隨之而生。《與細菌混了三千年》即是藝術家們對人類中心思想與太空發展領域所提出的別樣想像,為一跨領域的推測性設計劃(speculative design),透過仍在開發中的科技去描述一個可能的未來,試圖以「共生」(symbiosis) 和「親屬關係」(kinship) 的邏輯想像未來居於星際之間的生活樣貌。
【活動快訊】科技藝術工作坊|顯微影像聲音化實作!
在後人類思潮下,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被重新檢視,各種存在實體的能動性可以怎樣透過創意科技去彰顯,讓抽象概念能被轉譯,在視覺、聽覺感官回饋種創造想像空間,即是我們能利用「資料聲音化」來實驗的場域。藝術家紀柏豪將會介紹資料聲音化(data sonification)的概念與案例,並使用Max 8軟體來進行實作。
【創意科技】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 耳朵素描(EarSketch)
《耳朵素描(EarSketch)》是一個由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的教育性質的音樂編程工具。網站介面就像瀏覽器版本的數位音樂工作站(DAW)一樣,使用者可以以 Python 或 JavaScript 兩種語言編排音軌、聲音樣本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