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用技術鑿開聲音的女人——Daphne Oram

(圖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08/aug/01/daphne.oram.remembered)

時光倒轉回 1950 年,在夜晚的倫敦,BBC 工作室仍亮著一盞燈,工作室裡的女人著迷地反覆錄音、剪接、回放,傳出斷續的聲響。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女人在無數的夜裡,用聲音鑿開了電子音樂與具象音樂的牆。

她是 Daphne Oram,1925 年出生於英國,從小學習鋼琴、管風琴及音樂編曲。17歲時,放棄就讀皇家音樂學院,進入 BBC 擔任工程師兼音樂平衡師(music balancer)。除了負責廣播節目的音效、混音外,也替直播演奏預錄表演。在電子工程仍屬於男性的年代,Oram 已經同時掌握了電子與音樂的技術,踏上先驅的旅程。

錄音帶賦予的創造力

在錄音帶出現之前,錄音設備貴重、操作繁瑣,大部分的廣播節目都是直播演出。錄音帶的發明替廣播帶來一束曙光。Oram 也意識到錄音帶能透過錄製日常聲響,創造出新的音樂。為此,她在多個工作結束後的晚上,留在工作室嘗試、發明音樂。多年後的 Oram 在書中如此寫道:

試圖指稱一個人為發明電子音樂的人是個陷阱。對多數發明而言,當環境發生變化、新的技術產生,

許多心智是幾乎同時地,爲看見新的可能性而欣喜若狂。

——An Indivisual Note of Music, Sound and electronics (1972)

錄音帶替 Oram 帶來極多靈感,這段期間的音樂亦極具實驗性。1950 年,她使用預錄樂器聲音及現場操作電子聲響合成了管絃樂曲《Still Point》,卻遭 BBC 拒絕播出。她持續創作,並嘗試說服 BBC 接受與採用電子音樂及具象音樂。直到1957 年,她在戲劇《Amphitryon 38》中負責配樂,透過結合正弦波振盪器(sine wave oscillator)、錄音帶加上自己設計的濾波器(filter),創造出第一個全電子配樂,電子音樂才逐漸受到關注與接受。

(《Still Point》在 2016 年重新被 Shiva Feshareki 及 James Bulley 演繹)

隨著電子聲特效的需求遞增,1958 年,BBC 給 Oram 和她的同事 Desmond Briscoe 一個空間及一些老舊的設備,辦立了 BBC 無線電聲音工作室(BBC Radiophonic Workshop),但比起替廣播劇或學校鐘聲製作音效,Oram 更嚮往實驗性、前衛的作曲,在創立工作室幾個月後,Oram 決然離開。

技術與音符的交織

離開 BBC 後,Oram 創辦個人工作室,發明了一台讀取圖形以生成音樂的機器《Oramics》(這台機器曾在先前的文章「音樂作為語言的讀寫系統—— Daphne Oram《Oramics》」中被介紹),Oram 在 1965 年使用 Oramics 創作了第一個「畫出來的音樂」《Contrasts Essonic》,更在 1972 年使用 Oramics 搭配具象音樂風格創作了《Bird of Parallex》。儘管十年後《Oramics》就被電子樂器和編曲機器取代,當時的發明仍開拓了一種新的作譜思維。Oram 相信,這樣的機器是有機的、人性的,在可見的電子技術背後實則隱含著不可見的音樂本質。這個概念持續支持她的創作。

(1963 年替短片《Snow》配樂)

除了《Oramics》,Oram 的作曲還橫跨了廣播、電視、戲劇、廣告及展覽。包括 1961 年替恐怖片《The Innocents》作曲、1963 年八分鐘短片《Snow》的配樂、《Four Aspects》、1965 年替展覽「Treasures of The Commonwealth」製作的《Pulse Persephone》。甚至廣為人知的零零七系列《Doctor No》及《Goldfinger》中也藏有 Oram 的電子音效。

Oram 善於使用自己發明的獨特技術,技術為她的音樂帶來創新。享年 77 歲的她,卻沒有享受到向大眾介紹新音樂的快樂。她的許多作品在她過世後才重新、甚至是首次被關注與聽見。直至今日,當人們提起電子音樂、具象音樂,也鮮少人談起她的存在。然而,若你在深夜想起了這位先驅,不妨聽聽她的音樂,想像六十多年前的夜晚,在一個人的空間裡,她是多麼欣喜地創造未知。

(延伸閱讀:【作品介紹】解封未訴說的歷史—— Daphne Oram《Still Point》【作品介紹】音樂作為語言的讀寫系統—— Daphne Oram《Oramic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