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33秒》創作於1952年,是美國先鋒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 1912-1992)最著名的音樂作品之一。這時的凱吉,透過接觸東方《易經》的機緣(如:拋硬幣、算卦的概念),創作出《4分33秒》,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爭議。
根據只有休止符的《4分33秒》樂譜,全曲雖然有三個樂章,但演奏者從頭至尾都不需奏出一個音。演奏者在樂章之間做出開合琴蓋、擦汗等動作,乃至演奏這首樂曲期間聽眾聽見環境的各種聲響都可被認為是音樂的組成部分。由於此曲的演奏會被環境與觀眾行為影響,每次演奏發出的聲音都會不同,因此《4分33秒》所提出的概念也成為了「機率音樂(Aleatoric Music,或Chance Music)」的先驅,強調音樂及聲音的「現場性」,並徹底放棄當時概念下音樂既有的形式結構。
他們錯過了《4分33秒》的重點,因為根本沒有寂靜這一回事。他們認為《4分33秒》的演奏是寂靜的,全因他們不懂得如何聆聽偶然音樂。在第一樂章中,你可以聽到正在外面吹著的風。在第二樂章中,雨水開始敲打屋頂,發出淅瀝聲響。而在第三樂章中,觀眾在談論或步行時發出了各種有趣的聲音。」 — 約翰・凱吉在《4分33秒》首次公開演講。
👉 John Cage官方網站 http://johncage.org/
(4’33″現場演出影片)
噪音與寂靜
在約翰·凱吉的「完全聲音空間」理論中,他認為音樂涉及所有聲音,包含非音樂性的聲音和寂靜。聲音有音高、音色、音量和時長(duration)等特徵,但「寂靜(silence)」則只有時長一個特徵。以《4分33秒》為例,演出者在持續時間內不發一聲,只留下時間(有聲與無聲的共同特徵)與環境的隨機聲響,就像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於1951年繪製的「白畫(White Painting)」一樣,畫家在畫布上不留一筆,讓隨機陰影以及顏色反射逐漸取代中立表面。所以,全然空白的空間或時間其實並不存在,因總會有些什麼可以看、可以聽。
凱吉認為,如果要讓概念與時偕行,「寂靜」就需要被重新定義。他意識到在「聲響」和「寂靜」間,沒有客觀的二元對立,僅是有意圖的聆聽及主體轉移注意力至聲響的區別。於是,他將「寂靜」重新定義成一種有意而為的聲音的缺席,或是之於意識的屏蔽。 「我們以為能夠創造寂靜,其實不然」。凱吉曾說,他曾在斷絕幾乎所有殘響的「無響室(Anechoic Room)」中聽到兩種聲音:一個高頻、一個低頻。工程師提醒他,高頻即是他體內運作中的神經系統,而低頻聲來自血液的循環。對此,他表示:
直到我死這裡都存在著聲音,且會在我的死亡後持續。我們不需要對音樂的未來感到憂慮。
當習慣了喧鬧的人們在現場聆聽《4分33秒》時,突然間處在令人感到陌生而焦躁的寂靜氛圍之下,彷彿呼應了米歇爾·塞雷斯(Michel Serres)在其著作《寄生蟲(Le Parasite)》中的預示:
「我們處在噪音的世界,我們無法關上門拒絕其招待,並在這無法計數的膨脹中進化與滾動。(Nous sommes dans le monde du bruit, nous ne pouvons fermer la porte à ses importunités, et nous évoluons et roulons dans son expansion incalculable.)」
這邊的文章都滿好,有空可以多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