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L DIY – Sequencer 練習

經過半個學期的課程終於見到Max for Live了ヾ(*´∀ ˋ*)ノ
越靠近期末,課程越來越難,其他科目的期末壓力也越來越大  口哇伊內

這次選了Sequencer來練習,這是present mode的樣子,可以用來快速製造循環的旋律,除了可以自己畫還有random mode。接著來介紹max怎麼寫的~ 首先,metro使用8分音符為一拍,用counter數要輸出的資訊是第幾個,送到fetch。

剛剛的fetch會分別送到調整pitch跟volume的slider

Random mode 則是會隨機選藍調音階中的七個音,放入slider中。下圖是p裡面的樣子。

最後,除了要把產生的pitch跟volume送出,還要記得把上一個音再度送一個volume=0的訊號,要不然他會一~直~一~直~彈下去。這邊用了一個delay控制音長為150ms。最後把pack起來的資訊都送出就OK了。

這裡是demo影片(不知道為什麼win10內建的又錄不到聲音了)

 

因為時間壓力的關係,做的比較簡單,可以調的參數還沒有寫這麼多,之後感覺preset會變得很重要~ (e.x. 設定可以各種音階、設定音長、設定metro速度)

這次就先這樣,肝苦人要去趕其他作業了 peace ou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