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腦袋裡有聲音的經驗嗎?如果有,你有好奇過那個聲音是從哪裡來的嗎?為什麼它會一直說個不停?為什麼我可以聽得到它?當你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你有沒有想過,有音樂居然是設計來讓人聽到從自己腦袋發出的聲音,甚至有作曲家專門在研究這個!
這位神奇的作曲家是Maryanne Amacher ,她是一名實驗音樂作曲家,也是聲音藝術的先驅,曾多次與 John Cage、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 合作。1938年出生於美國,Amacher從小便學習鋼琴,並曾向洛赫伯克(George Rochberg)、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大師學習作曲。於伊利諾大學取得聲學與電腦科學學位後,Maryanne Amacher 先後在包含MIT等多所大學及藝術機構進行聲學與聆聽的研究計畫。
Maryanne Amacher. Picture originated from:Blank Forms
實驗性的創作過程
Maryanne Amacher對於聲音所觸發的畫面與感受,以及聲音在空間中傳播的方式很感興趣,她的作品以特定場域的聲音裝置為主(她的三件主要系列作品:《City Links 》(1967)、《 Music for Sound Joined Rooms》(1980)、 《Mini Sound Series》(1985)),Amacher 常參考建築的特性來去設計聲響、視覺與空間裝置。她的創作過程是極具實驗性的,比起理論,她更仰賴自身的經驗,她會一次次地去聆聽只有微小變化的音頻,或著花大把時間將空間中的音響與麥克風搬來搬去,以測試不同位置所製造的聲響效果,對Amacher來說,這些不只是瑣碎的細節,而是她創作的核心。
Maryanne Amacher in Oakland, Calif., in 1993. Picture originated from:Blank Forms
Amacher 希望聽眾沈浸於她的作品中時,能夠感受到自己正在創造一個新的音頻的維度,可以跟外部環境的聲音產生旋律上、節奏上,以及空間上的互動。這些音頻在聽眾的身體裡跳舞,在他們的周圍,在他們的耳朵裡,還有在他們眼前的空間。
耳朵作為樂器
不同於傳統作曲家,Maryanne Amacher特別著迷於心理聲學與人耳的聽覺感知,她的作品廣泛地探索了關於耳聲發射現象(Otoacoustic emissions)的可能性。耳聲發射即是指由耳朵內發出的聲音,事實上,人的耳蝸不僅能接收聲音訊號,還能主動產生音頻能量引發外耳道空氣振動,使人能夠聽到自己耳蝸發出的聲音。醫學上,可藉由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來刺激耳蝸發聲,而在音樂上,這個現象被稱作為組合音(Combination tone),或是Amacher所說的 “ear tone”。這些聲音由耳內產生,在腦內旋繞,就像是耳朵裡有一台迷你音響一樣。
關於組合音的原理來自於,當兩個不同頻率的純音同時發出時,除了兩個原音之外,聽者還會聽到完全不同的其他聲音,而這些其他聲音就是兩個原音的頻率差及頻率合。舉例來說,當440 Hz 與 523 Hz 的音同時進入我們的耳朵時,我們同時也會聽到83 Hz (523 Hz – 440 Hz = 83 Hz)及 963 Hz (523 Hz + 440 Hz = 963 Hz)的聲音。
Maryanne Amacher以此現象創作了一張專輯:《Sound Characters (Making the Third Ear) 》。當聆聽這張專輯時,可以感受到聲音頻率在腦袋裡左右移動,甚至能感覺到聲音能量從耳朵裡竄出來!對此現象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聽聽看這張專輯,也許會有許多令人又驚又喜的發現喔。
誕生於千禧年,喜歡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