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音樂、科技與藝術新知

生物電聲 Body Electric 階段呈現
「生物電聲:結合生理感測的音樂表達介面」是聲化感官實驗室嘗試結合近期關注的聽覺多樣性(aural diversity)、


ircam釋出基於頻譜分析的Spectral Crossing及Spectral Morphing效果器
最近IRCAM推出了兩款音訊處理軟體效果器,分別為「Spectral Crossing」和「Spectral Morphing」。這些軟體效果器是IRCAM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基於IRCAM對聲音研究和音樂技術的深入研究和實踐經驗而開發的。

AI音樂工具:Splash 為新世代打造音樂遊樂場
澳洲新創公司Splash相信 AI 將成為創意產業尤其是音樂領域變革力量,努力使音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獲得、更具互動性以及更有趣。

激發音樂靈感,當AI成為你的創作夥伴
AI是否會威脅到人類?人類是否會被AI取代?當聽到AI創作總會伴隨許多質疑聲浪。談起人工智慧音樂,不禁聯想一部故事背景設定於火星上的科技發達城市的音樂動畫《Carole & Tuesday》,其最特別的世界觀是人工智慧音樂。火星上的流行音樂大部分由AI操刀製作,藉由程式運算符合各種需求的編曲,透過歌手演唱完成歌曲。

透過Bela Board製作鳥語翻譯器-Bird Translator
Bela Board 創作應用遍佈世界各地,以裝置、展覽甚至是新型樂器等多樣形式走向大眾,我們今天將介紹一位居住在巴黎的法國電子聲音藝術家Marylou 的作品《Bird Translator》。

Arpeggi Lab 重新構思音樂創作
想像一下,若我們被允許使用音樂平台(例如:Spotify、Apple Music) 的任何音源作為創作媒材並在DAW軟體程式(例如:Ableton、Logic、Garageband等)中進行二次創作或混音,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而WEB3.0 音樂項目 Arpeggi Studio實踐了這個願景。

我的聲音屬於每個人:數位雙胞胎Holly+
Holly Herndon長期投入研究機器學習和聲音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這項技術對智慧財產權和聲音主權的影響。她的最新項目不是一張專輯,而是對整個音樂影響更深遠的項目 《Holly+》。它是 Holly Herndon 的Deep fake (註1) AI 數位雙胞胎,允許大眾免費使用Herndon聲音作為創作元素的工具,而Herndon將通過Holly DAO分配她的數位肖像權。

〈溯源計畫〉—— 汐止水岸聲音探索
在街道裡的兩場共學工作坊中,我們邀請參與者分享與水相關的經驗、製作簡易收音工具,並與在地文史團隊「返腳咖」沿著河岸行走,觀察抽水站、蓄洪池、河堤、涵洞、生態步道⋯⋯等與城市水文相關之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