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uline Oliveros:在電子、冥想與深度聆聽中螺旋前進的軌跡
始終關注著聲音與聆聽的開放性,Pauline Oliveros 不先入為主的選擇將注意力置於何處,從器樂、電子樂到聲音與身心連結的實踐,並整合為深度聆聽(deep listening)的概念。
始終關注著聲音與聆聽的開放性,Pauline Oliveros 不先入為主的選擇將注意力置於何處,從器樂、電子樂到聲音與身心連結的實踐,並整合為深度聆聽(deep listening)的概念。
Laurie Spiegel 擅長使用程式邏輯用於編曲之中,用演算法迭替作品裡層層聲音,樂曲聽起來如流動的河流,生生不息。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The Expanding Uniiverse》於2012年再版的版本內,除了收錄了原始由「GROOVE系統」創作的四首作品,還收錄其他繼承同樣的程式邏輯所編寫的作品。就讓我們一起聆聽,認識 Laurie Spiegel 的作品以及作品後面的程式世界。
朱銘美術館《聲音的奇幻異想 – 5感小旅行》2022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正在展出中,融聲創意團隊除了為此檔展覽製作了入口處延伸展覽介紹的聲音互動牆,還展出了因地制宜的《荒物聲響》及《井中鏡》作品。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360度全景視角影片,畫面會隨著觀者的滑鼠移動來到不同的角度,然而不知道是否有人感到奇怪,為何視角變了,聲音的方向卻沒有改變呢?柏克萊音樂學院教授John Escobar 製作了一系列關於Spatial Audio的課程,在這個影片中,你會發現樂手的聲音方向會隨著視角而有所改變,彷彿是將整間錄音室搬進耳朵裡,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讓我們簡單談談Ambisonics 這項技術吧!
這塊觸摸板是一個可以使你的項目變得可互動、有響應、變聰明或是變有趣的工具。通過將材料表面轉換成觸摸感應介面,就可以利用這塊互動板來改變周圍世界!可以在你的牆上做一個女巫燈、紙鋼琴或者創造一些從來沒有人想到的東西。不管是帶領工作坊、設計教案、展覽或現場表演,Touch Board都會是最佳入門工具!
RIXC是位於拉脫維亞的新媒體藝術中心,旨在推動藝術、科技與新興技術之間的創新實驗與交流,時常舉辦藝術節、展覽、研討會與工作坊,以再生能源與生態學為主要關注核心。本篇文章將介紹RIXC的藝術計畫《Forest Garden Greenhouse Concert》、藝術家駐村作品《Blooming Love》以及2020年於RIXC藝廊展出的《Orgatopia》展覽,讓我們從這些藝術創作中,一同再思考人類與植物的關係。
2016年在芬蘭的赫爾辛基的某個街頭,你會看到一群人穿著印有「Heavy Metal Detector」的黑底白字 t-shirt 閒晃。他們戴著耳機,拿著金屬探測器,對著金屬製的各種物體點頭,似在聆聽什麼,也像是什麼奇妙的儀式,但外人聽不見任何聲響。他們究竟在做什麼呢?
5G展演是科技藝術近期熱門的發展項目之一,藉由5G低延遲技術,強調虛實整合,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沈浸式體驗。然而在距離現今的50多年前,別說5G,甚至連數位通訊、網際網路都還沒出現的時代,先鋒聲音藝術家Maryanne Amacher在當時就已經有了透過通訊技術來達成跨區域即時展演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