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科技】彈跳的聲音 Bouncing Bodies 互動音訊效果
大家應該都有想像過,敲打一些尋常物件,卻可以發出有別於該物件材質既有音色的聲音吧?有些電子鼓產品即是用這種方式來觸發Midi Trigger,那如果我們透過Max這樣的軟體,可以怎麼快速應用音量判定來實現互動呢?
大家應該都有想像過,敲打一些尋常物件,卻可以發出有別於該物件材質既有音色的聲音吧?有些電子鼓產品即是用這種方式來觸發Midi Trigger,那如果我們透過Max這樣的軟體,可以怎麼快速應用音量判定來實現互動呢?
融聲創意是以「音樂+科技+藝術」為主的新創團隊,目前除了執行藝術專案外,也會參與劇場製作與科技藝術展演,負責聲音設計、音樂與互動等項目,並積極投入公共藝術、教育推廣等活動,歡迎加入我們的微型團隊,在實習中發現靈感!
在當代的生成式音樂中,軟體自身即可成為曲目。數位工具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不必然要以現有原音樂器的邏輯解讀與再現,經常會見到特定的數位工具只為某一個作品或計劃被開發出來。
「資訊聲音化」是「生成式音樂(generative music)」的一種實踐方式。在生活周遭,存在著各種現象與事件,經由觀察與記錄,所有狀態的資訊與變動,都將變成一連串的數據。 而「資訊聲音化」,顧名思義,即是將資訊以聲音再現的動作。技術上,主要是將資訊與聲音參數做配對,藉以製造聲響。
使用「毛澤東」 這個意象本身,在大眾藝術中其實並不是一個獨特的現象,甚至它可以納入二十世紀藝術發展的整體潮流之中,從 Andy Warhol 知名的畫作《毛主席》到今天要介紹的 Dick Raaymakers 一系列的作品,都是藉由這位歷史人物作為發揮的主體。
《4分33秒》是1950年代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最著名的音樂作品之一。這時的凱吉,經由接觸東方哲學及《易經》的機遇(如拋硬幣、算卦等概念),創作出《4分33秒》,在當時引發極大爭議。
「低吟的密西西比(Humming Mississippi)」這件作品,是由藝術家Derick Ostrenko、Jesse Allison與路易斯安那大學的「沿海液壓實驗室(Coastal Hydraulics Lab)」合作並由學術機構收藏。
作曲家大衛·都鐸(David Tudor)的「雨林(Rainforest)」系列,可視為當代古典作曲家對既有音樂體制的反動實踐。他自1968年起,試圖透過一系列創作去探究共振的「揚聲物件(Speaker ob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