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重力/超重力(microgravity/hypergravity)如何塑造我們對「失重聆聽」的感知體驗?
如何尋求利用將聲音這一空間觀點,視為一種獨特參數的權利?
浮游共鳴體 (Harmony in Precarity) 是藝術家紀柏豪,以人類在「太空探索」進程中相關的藝術實踐為主軸,包含創作與研究環節,並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及零重力飛行(Zero-Gravity)公司合作。以應用無重力特性開發的穿戴式音樂介面《浮游共鳴體》於美國實地參與「零重力飛行」項目。
由設計「擴增音樂介面(augmented musical interface)」出發,探索微重力下的陌生時刻。研究與串連「太空探索」相關主題的內涵,在拋物線飛行中的無根狀態是 「浮游性(precarity)」的隱喻和生成方法。
韋伯字典將 Precarity 一詞描述為「取決於他人的意願或樂趣 」,源自拉丁文的祈禱。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景況」,也是一整個階層的決定性特徵 -即「浮游者」們。紀柏豪將這種岌岌可危的空間性和微重力造成的感官錯置,視為一種新興的、關於空間探索的聲音思考和想像形式。此裝置可以作為一個穿戴式設備,並對表演者的身體動態做出反應,也可以作為一個具有失重特性的自主設備獨立運行。
《浮游共鳴體》中的穿戴式音樂介面,其設計理念源於「雨棍」- 一種南美洲土著人用來祈求水源的古老樂器。雨棍的聲音是對自然現象的模擬。 雨棍通常是由日常生活周圍的原材料製成。例如,將仙人掌的針頭敲回仙人掌的莖部,然後倒入小豆子等顆粒,使這些顆粒在裝置中彈跳,從而產生豐富的聲音。早期很多部落的原住民認為,只要彈奏這種樂器就能召喚風雨、避免干旱。
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類似的樂器有塑料、PVC、紙、木片等不同材料製成的版本。紀柏豪應用工業材料與人造現成物,輔以數位構築(如3D列印、電路設計)工具來完成,並將鐵鋁罐、保麗龍等人工製品切成顆粒,與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進行對比。並將原來雨棍中的釘子換成棍狀拾音器,用以捕捉顆粒撞擊時的壓電信號。讓使用者可以佩戴這樣的樂器,在無重力或微重力環境中,感受到由使用者的力道而不斷變化和反彈的原材料碎片與這些「碎屑 」所產生的動態!
計畫概念影片
・指導單位|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
・藝術家 |紀柏豪
・裝置協力|穀米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