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共鳴體 Harmony in Precarity

微重力/超重力(microgravity/hypergravity)如何塑造我們對「失重聆聽」的感知體驗?
如何尋求利用將聲音這一空間觀點,視為一種獨特參數的權利?

浮游共鳴體 (Harmony in Precarity) 是藝術家紀柏豪,以人類在「太空探索」進程中相關的藝術實踐為主軸,包含創作與研究環節,並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及零重力飛行(Zero-Gravity)公司合作。以應用無重力特性開發的穿戴式音樂介面《浮游共鳴體》於美國實地參與「零重力飛行」項目。

由設計「擴增音樂介面(augmented musical interface)」出發,探索微重力下的陌生時刻。研究與串連「太空探索」相關主題的內涵,在拋物線飛行中的無根狀態是 「浮游性(precarity)」的隱喻和生成方法。

韋伯字典將 Precarity 一詞描述為「取決於他人的意願或樂趣 」,源自拉丁文的祈禱。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景況」,也是一整個階層的決定性特徵 -即「浮游者」們。紀柏豪將這種岌岌可危的空間性和微重力造成的感官錯置,視為一種新興的、關於空間探索的聲音思考和想像形式。此裝置可以作為一個穿戴式設備,並對表演者的身體動態做出反應,也可以作為一個具有失重特性的自主設備獨立運行。

《浮游共鳴體》中的穿戴式音樂介面,其設計理念源於「雨棍」- 一種南美洲土著人用來祈求水源的古老樂器。雨棍的聲音是對自然現象的模擬。 雨棍通常是由日常生活周圍的原材料製成。例如,將仙人掌的針頭敲回仙人掌的莖部,然後倒入小豆子等顆粒,使這些顆粒在裝置中彈跳,從而產生豐富的聲音。早期很多部落的原住民認為,只要彈奏這種樂器就能召喚風雨、避免干旱。

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類似的樂器有塑料、PVC、紙、木片等不同材料製成的版本。紀柏豪應用工業材料與人造現成物,輔以數位構築(如3D列印、電路設計)工具來完成,並將鐵鋁罐、保麗龍等人工製品切成顆粒,與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進行對比。並將原來雨棍中的釘子換成棍狀拾音器,用以捕捉顆粒撞擊時的壓電信號。讓使用者可以佩戴這樣的樂器,在無重力或微重力環境中,感受到由使用者的力道而不斷變化和反彈的原材料碎片與這些「碎屑 」所產生的動態!

計畫概念影片

 

・指導單位|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
・藝術家    |紀柏豪
・裝置協力|穀米機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