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中聽見什麼——中研院海洋生態聲學與資訊實驗室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聽什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coustic Ecology Lab
我們從關注環境裡的聲音與在其中的生命體—聲音生態學初步認識了這個領域,透過聲音的中介可以延展向外關注的議題非常廣泛,舉凡環保生態、城市規劃、藝術、歷史人文等都可以廣涵其中。小編這次帶著好奇心想要了解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面會執行怎樣的研究呢?在這裡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與臺灣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一起來看看他們對於聲音生態的關注與研究實踐。首先,就讓我們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開始探查!

關注環境裡的聲音與在其中的生命體——聲音生態學
漫步在日常的生活環境,或是走進自然環境,如:森林、海邊——如果豎耳聆聽,你會發現環境中的”聲景”(soundscape)是那樣獨特。我們若有意識的關照不同的聲音在特定時空下的互動歷程與消長,那就是屬於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的範疇了。

穿越虛擬森林:揭露樹木、大氣與氣候變遷的神秘連結——大氣森林 (Atmospheric Forest)
Rasa Smite, Raitis Smits《 大氣森林 (Atmospheric Forest) 》 VR/沈浸式


全球礦區社會和健康的隱藏負擔——銅色景觀 (Copperscapes)
Marisa Morán Jahn《銅色景觀 (Copperscapes)》 數位輸出/講座式表演錄像/尺寸依場地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