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中聽見什麼——中研院海洋生態聲學與資訊實驗室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我們從關注環境裡的聲音與在其中的生命體—聲音生態學初步認識了這個領域,透過聲音的中介可以延展向外關注的議題非常廣泛,舉凡環保生態、城市規劃、藝術、歷史人文等都可以廣涵其中。小編這次帶著好奇心想要了解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面會執行怎樣的研究呢?在這裡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與臺灣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一起來看看他們對於聲音生態的關注與研究實踐。首先,就讓我們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開始探查!
漫步在日常的生活環境,或是走進自然環境,如:森林、海邊——如果豎耳聆聽,你會發現環境中的”聲景”(soundscape)是那樣獨特。我們若有意識的關照不同的聲音在特定時空下的互動歷程與消長,那就是屬於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的範疇了。
在這個充滿變化而且不確定的時刻,達拉斯藝術博物館(Dallas Museum of Art)與經驗豐富的聲音藝術家 Yuri Suzuki 攜手合作,希望創造一個公開的平台,提供大眾表達、分享艱困時期的經驗與心得感想。
除了透過網路共同創作、分享聲音之外,以網路為技術的還可以創造什麼樣的聲音與音樂體驗呢?《同事的聲音(The sound of colleagues!)》就以網頁作為使用者操作介面,藉由可被使用者調整的辦公室聲音環境,創造辦公室聲景客製化的體驗。
在「網路音樂與聲音專題」中,我們介紹了因為網路而可以讓使用者遠距共同創作的《Jazzari》和《Plink!》兩個案例。而網路的優點,除了可以遠距共同創作外,更可以以「平台」的型態,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分享全世界的聲音與故事。《城市與記憶(Cities and Memory)》就是一件以上述的概念創作出的作品。
《A Walk through the City》是Hildegard Westerkamp 在1981年與Norbert Ruebsaat合作的作品,它結合了城市環境所構建的聲響,和Norbert Ruebsaat的同名詩作。《A Walk through the City》以它獨特的語言和聲響帶領了聽眾進入一個特定的城市空間。
「在『聽(hearing)』和『聆聽(listening to)』世界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Hildegard Westerkamp如是說。 她認為「真正的聆聽」是一種革命性的行為。 近五十年來,她開發了一種名為「Soundscape Composition(音景構圖)」的音樂形式。她與著名的前衛音樂家R. Murray Schafer所帶領的World Soundscape Project(世界音景計畫)有著密切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