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速寫》:技術、敘事與地方記憶的交織

《水圈速寫》是藝術家紀柏豪的跨媒體創作計畫,融合聲音、影像與物件裝置,聚焦於汐止基隆河沿岸的水文變遷與災害記憶。計畫以地方田野調查與技術實驗為基礎,探討洪水治理如何改變了城市地景與居民生活,同時深挖地方記憶在都市化進程中的消退過程。這項創作試圖建立地方故事與技術之間的聯繫,邀請人們重新認識水的文化與感官意義。

汐止,曾因其河潮交會的自然特性被稱為「水返腳」,河流與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然而,隨著洪水災害頻發,地方特色逐漸被治理與現代化的符號取代。基隆河的「灘音」——水流與河床砂石相互激盪所產生的聲音,如同樂章般定義了昔日河畔的日常節奏。如今,這些聲響已被車流、工廠和新建住宅的噪音覆蓋,記憶逐漸模糊,甚至難以追溯其真實模樣。《水圈速寫》嘗試透過聲音與影像,探索地方文化如何在當代環境中被重新呈現。

地方參與與創作過程

《水圈速寫》延續了紀柏豪在《溯源計畫》中對地方水文與社群記憶的探索,將群眾參與作為核心創作方法之一。通過一系列的田野調查與工作坊,計畫帶領汐止居民走訪基隆河沿岸的水文節點,包括抽水站、蓄洪池與員山子分洪道。這些節點作為城市治理的象徵,展現了水文系統如何在地方治理與日常生活中發揮雙重作用:一方面維持安全,另一方面卻疏遠了人們與河流的感官聯繫。

在活動中,參與者學習使用錄音設備捕捉基隆河的聲景,記錄現代化河道的聲音氛圍,也操作3D掃描技術,生成這些水文節點的數位記錄。這些實驗不僅關乎技術的應用,也成為居民反思自身與環境關係的過程。基隆河的治理雖然改變了河流的物理形態,卻也模糊了「灘音」記憶的真實存在。透過這些參與式行動,地方居民的觀點與技術介入形成了新的對話,重新檢視了水文基礎設施的文化意涵。在與長安國小師生及地方教育者合作的活動中,參與者將淹水土製作成陶器,創作抽水站造型的加濕器與其他功能性裝置。洪水退去後,河流留下的淤泥不再只是災難的殘留,而被轉化為創作材料,將材料、技術與故事轉化為地方經驗的具體呈現。

技術應用概述

《水圈速寫》的技術架構並非單純的工具性應用,而是與敘事、感官經驗相互嵌套的結構。在計畫中,水循環裝置、AI生成影像與淹水土陶作共同構成了多層次的敘事裝置,每一個組件都圍繞著人、水與記憶之間的關係展開探討。

水循環裝置:潮濕的感官系統

這件裝置以霧化器、除濕機與環境感測模組為核心,模擬了一個半封閉的水循環系統。霧化器由淹水土製成,造型靈感源自汐止的抽水站,象徵地方災害記憶的物質化。水滴落下時,壓電感應片捕捉震動信號,觸發聲音播放與螢幕上的波紋效果。聲音由 Max/MSP 程式生成,混合居民訪談的錄音與基隆河聲景,將地方記憶與數據轉譯為一種多感官體驗。在這個系統中,空間的濕度、聲音與視覺相互交織,試圖模糊日常感知與自然現象之間的界線。

AI 生成影像:片段化的災害記憶

「淹水」以及環繞著水災而生的日常對應措施,是每位汐止住民的共同記憶。此環節之AI生成影像以基於居民訪談的文本素材為基礎,呈現汐止洪水記憶的片段與模糊感。影像不追求精確的再現,而是刻意模擬記憶的不完整與情感投射。這些生成影像與實地拍攝的水文節點交錯排列,將地方歷史與當代的都市面貌並置在同一場域,讓觀者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產生感知的錯位。這種模糊性不僅是一種技術效果,更是對記憶如何被建構與遺忘的反思。

淹水土陶作:地方材料的再現與再生

淹水土作為洪水的遺跡,經過處理後成為陶作材料。這些陶作原型不僅具有實用性(如加濕器與霧化裝置),也承載著地方記憶的文化符號意涵。抽水站造型的陶作作品成為過去災害治理的視覺化象徵,而其製作過程則象徵了一種將地方記憶與當代技術相連的努力。這些物件作為技術與敘事的交匯點,試圖重新定義地方素材在藝術創作中的位置。

人、水與記憶的交織關係

《水圈速寫》透過技術、敘事與地方記憶的交會,將水的文化與感官價值重新帶回汐止居民的視野。洪水治理曾以宏大的技術系統取代了人與河流的日常接觸,而這些系統是否也無形中切斷了人們對水的文化認知?AI影像與水循環裝置的設計是否能喚起更多人對地方故事的感知?當這些技術裝置與地方記憶相遇,我們能否重新思考自然與城市之間的共存關係?

或許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它們指向了一個迫切的思考方向:人類與水的關係,是否可以不僅建立在控制與利用之上,而是回應歷史的記憶與感官的共鳴?

重新思考水與城市的關係

如同藝術家 Jalal Toufic 所言,災害不僅帶來物理創傷,也使文化記憶逐漸消退。汐止的「灘音」已不再回響,但它的缺席是否能提醒我們重新審視與水的關係?

在所有這些探索中,《水圈速寫》不僅試圖透過藝術方法,從自身經驗出來,回應地方歷史與環境議題,更進一步提出對未來的想像:我們是否能建立一種新的城市模式,讓人們重新以感官、文化與環境資源的方式與水相連?儘管這些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得到答案,但它們呼應著一個迫切需求:在都市化與災害治理的過程中,如何重建我們對自然的共感與關注?

*本計畫創作部分由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支持。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