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墨西哥到台灣,穿越台北至花蓮的豐富地貌,我們傾聽自然的細微訊號,探索不同尺度下的環境感知
本計畫延續團隊在2022年造訪墨西哥克雷塔羅市所發展的「無形介面」計畫,邀請墨西哥藝術家 Chucho Ocampo 於2023年7至8月來台駐留,與臺灣藝術家紀柏豪共同創作可移動裝置原型,探訪不同自然及城市地貌。創作過程中,團隊遊走於臺北至花蓮,透過田野調查收集靈感,當裝置受到不同地點的環境與氣候條件影響,相同的「介面」會在預設機制下產生不同的回應。階段呈現在位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聲化感官實驗室」進行,以「聲音——訊號」為中心,結合錄像及模組風弦琴裝置,展現這次跨國合作所帶來的獨特視角。此計畫也曾於舉辦在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的 2023 台灣科技與社會年會中展出。
Scale Signal Spectrum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Dérive Lab in Mexico and ZONESOUND CREATIVE in Taiwan. Mexican artist Chucho Ocampo visited Taiwan from July to August 2023, where he collaborated with Taiwanese artist Po-Hao Chi to explore atmospheric phenomena in Taiwan. Together, they created innovative walking interfaces, such as aeolian harps and kites, designed to sonify and respon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hese interfaces convert air fluctuations into radio signals, allowing participants to interact with a modular system that amplifies and records the wind’s subtle rhythms and flow patterns.
The project involved in-depth field research across Taiwan, from Taipei to Hualien. The team conducted kite-flying experiments and workshops to explore how natural forces influence sensory perceptions and stimulate new reflec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o presenting a work-in-progress at the Sonic Sensory Lab, the project was featured at the 2023 Taiwan STS Annual Meeting “Rescaling the World.”
駐地交流與實地走訪
合作單位 BEMA 及 dériveLAB 的墨西哥藝術家 Chucho Ocampo 於7月抵台,進駐融聲創意所在的汐止、南港一代。在討論過程,創作者提出希望從河川延伸到海洋、港口去回應「尺度」,因此除走訪基隆河畔、觀察周遭環境及探訪不同五金、材料店外,團隊也實地走訪了金山、萬里一帶,並隨漁船出海參與金山蹦火仔等活動。
之後團隊則南下造訪花蓮,停留於鳳林(丘丘森旅),與臺北地區的城市街頭做對照,探訪當地的溫泉、野溪、街道及田間小徑,感受氣流、風、光線、懸浮微粒等不可見的層次。在東部走訪過後,團隊回到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與中山國中站附近之「相信世代」眷村聚落,實地走訪並與當地居民、藝文工作者、文史團體交流,經由不同尺度的觀察去設計方法,接收及轉譯來自生活周遭事物的訊息。
駐留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期間,藝術家與其他寶藏巖進駐單位、創作者,以及國際藝術家們交流。同時為展覽持續測試裝置原型,與台大網媒所合作工程師開會並測試聲學結構3D列印原型,將其安裝在風箏上,亦舉辦公開活動及交流座談。由於BEMA跟dériveLAB長期都在從事城市街頭的觀察與公共藝術中的群眾參與,故針對此地正在進行都更的空地如何活動及未來使用方向,除了分享彼此當地經驗外,亦有深入討論未來邀請墨西哥合作單位參與的可能。
公眾參與:風弦琴製作與漫步體驗
風弦琴(Aeolian harp)是種隨風演奏的樂器,以古希臘風神Aeolus命名,當風吹過琴弦便會產生聲音。此樂器的聲音質地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裝置規格和琴弦類型、風的特性以及共鳴體材料等。其聲音不似風鈴敲擊聲;而是隨風影響諧波頻率的漸強漸弱。由於風弦琴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演奏,它們產生的聲音是機遇音樂的一例。
我們與藝術家 Chucho Ocampo 於Fablab Taipei 台北自造實驗室以及花蓮丘丘森旅,帶領參與者們以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模組化風弦琴,藉由雙耳感知風向、觀察周遭變化,去感受環境中的氣流,一起開發以自製樂器及身體去回應環境變化的原型裝置。
交流分享會
藝術家 Chucho Ocampo駐臺期間,我們於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與相信世代 University Café,開辦了兩場交流分享會,藝術家除了帶來機構的經驗視角,也分享此次來臺的研究交流計畫,以及與臺灣藝術家紀柏豪的合作過程。同時會特別討論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及授課的計畫「無形介面」。兩場活動分別邀請獨立策展人呂岱如,與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擔任與談人,聚焦於透過藝術的眼光來重新思考科技與社會的挑戰與可能,提供觀眾不同的角度看見墨西哥與臺灣駐村之間的當下與未來。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UNAM Geosciences Center, C-Lab, Taiwan STS Associ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Fablab Taipei co-supported this project.
主辦單位|融聲創意 ZONESOUND CREATIVE
協辦單位|BEMA、dériveLAB、臺大地理計算科學研究室、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計畫主持人|紀柏豪
贊助單位|文化部
特別感謝|Fablab Taipei 台北自造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