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創意節《憶憶喃喃》
Talking with Memories

《2017 天空創意節》活動資訊

・日期|2017.10.19-2017.11.26
・地點|台北文創文化廣場

作品介紹

聆聽城市的喃喃低語時間不斷的流逝,但感知讓時光被留存,成為珍貴的記憶。都會的人們如齒輪運轉,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是否還能創造新的可能? 《憶憶喃喃》由藝術家紀柏豪及其團隊共同打造一個創造聯想的場域,以日常中被忽視的聲響與物件,讓聽覺、視覺、觸覺多重感官疊加,再一次喚回我們的記憶,重新塑造新的生命片刻。

「移動,是我對城市的特有印象。」紀柏豪觀察,城市生活就是目的性的移動,從一個端點移動至另一個端點。移動方式可以行走於街頭,或是搭乘公車與地鐵。而城市自身的優勢也在於移動,交通路網帶來獨樹一幟的體驗,塑造現代人的日常感知。《憶憶喃喃》讓紀柏豪拿著麥克風在台北街頭闖蕩,錄下真實的環境聲響。從固定的端點,如居家廚房的鍋碗瓢盆敲擊,辦公室茶水間的話語。或是移動路網的街道、公車、捷運…等噪音聲響,皆盡數囊括。 《憶憶喃喃》打造一個原味空間,讓人們藉由重新感知生活中忽略的雨滴、車流、人聲…來折射記憶中似曾相似的片段,重新發現新的日常經驗。 「台灣有東南亞城市中常會聽見的冷氣空調、摩托車引擎、住商混和…等聲音,這些都喚起了都市的生命力。」紀柏豪藉著《憶憶喃喃》重新建構起聲景,讓觀眾踏上小屋內的互動階梯,每踏一層階梯,就觸發相異的日常環境音場,藉此勾起人們共享與自身獨有的記憶。

 

主辦單位|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製作團隊 |融聲創意工作室  

  • 藝術家:紀柏豪
  • 協同創作:黃尹
  • 專案執行:陳世瑋
  • 合作音樂創作與演出:方馨、Fifi、曾韻方

相關文章

AI注入新的靈魂:虛擬音樂家

探索創意人工智慧中有趣的音樂應用之一:虛擬音樂家創作音樂,一個虛擬角色也可以像人類藝術家一樣發布音樂。不同於大家熟悉的虛擬藝術家,其背後音樂是由人類協助創作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家,其音樂和文字完全由人工智慧工具驅動,沒有人類在背後協助創作,而是引入新的「靈魂」

閱讀全文 »

探索數據的詮釋與批判

數據以及技術中控制、規範、監視的關係是什麼?數據是否建構了網絡、決定生物的行為與觀點,並且進一步行使權力和控制知識?聲音是如何讓數據擁有「行動」與「說話」的能力?數據除了是資料聲音化的重要元素,它也同時與環境、技術、政治、社會相互纏結,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極具影響力與震撼力的互動關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