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音景工作坊
Active Soundscape Workshop

《主動式音景工作坊》工作坊資訊

・日期|2016.05.19
・地點|萬大國小五年級學童

工作坊介紹

關於音景(Soundscape),而其中又分兩種參與的方式,分別為主動(active)與被動(passive)音景。主動式音景意指參與者主動去與空間中的材料做互動,利用既有的素材去製造聲響;被動式音景則是在不涉入聆聽場景的前提下,去發掘與尋找原本就存在於空間中的聲音。本工作坊讓學員練習去聆聽與理解寂靜(silence)的重要性,透過讓不同材質如金屬階梯與木製隔板震動或發出聲音,就會聽到截然不同的共鳴聲響,這些差異會讓學員們開始意識到聲音的各種特性,並透過學員間的互動,將這些聲響形成具有音樂特性的聲音(包含含頻段、織度、段落起伏等概念)。參與學員在工作坊中,將各自去尋找教室中、校園內的所有聲響可能,並由藝術家帶領大家一同演奏,轉化各種物件的碰撞、敲擊、摩擦聲響成為跳脫傳統觀念的「音樂」,讓參與學童開始注意到生活周遭一些微小的、日常難以察覺的聲響。

 


創作團隊     

藝術家:紀柏豪

主辦單位    加蚋仔藝術季、水谷藝術

相關文章

AI注入新的靈魂:虛擬音樂家

探索創意人工智慧中有趣的音樂應用之一:虛擬音樂家創作音樂,一個虛擬角色也可以像人類藝術家一樣發布音樂。不同於大家熟悉的虛擬藝術家,其背後音樂是由人類協助創作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家,其音樂和文字完全由人工智慧工具驅動,沒有人類在背後協助創作,而是引入新的「靈魂」

閱讀全文 »

探索數據的詮釋與批判

數據以及技術中控制、規範、監視的關係是什麼?數據是否建構了網絡、決定生物的行為與觀點,並且進一步行使權力和控制知識?聲音是如何讓數據擁有「行動」與「說話」的能力?數據除了是資料聲音化的重要元素,它也同時與環境、技術、政治、社會相互纏結,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極具影響力與震撼力的互動關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