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光的胎動》
Embryonic Breath

《2020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光的胎動》展覽資訊

・日期|2020.10.17 – 2020.11.29
・地點|地衣荒物 · 天井(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34號1樓)

作品介紹

「人第一個居住的地方是哪裡?」
最初的巢在子宮裡,第一個聽到的聲音是心跳,最初的記憶在水裡,第一個看到的東西是光。
我們都在生命的河水裡漂流,流進了母親的子宮裡,跟著心跳的節拍肉身開始胎動,從胚胎誕生成為每一道光。

此次展覽中與纖維雕塑藝術家康力升合作,於現場裝設收音麥克風,即時收錄現場環境聲響,利用環境聲響來改變燈光亮度,引領觀展民眾以第三視角進入母體中觀看胚胎呼吸、心跳的場景。

“Where is our first dwelling?”
The first nest is in the womb
The first sound heard is the heartbeat
The first memory is in the water
The first thing we see is light
We are all drifting in the river of life
Flown into the mother’s womb
Following the heartbeat, the body begins to move
From the birth of the embryo to every light.

主辦單位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TTTIFA2020

製作單位       

互動燈光裝置 

環境電子樂   蔡瑋德

纖維雕塑   康力升  

相關文章

AI注入新的靈魂:虛擬音樂家

探索創意人工智慧中有趣的音樂應用之一:虛擬音樂家創作音樂,一個虛擬角色也可以像人類藝術家一樣發布音樂。不同於大家熟悉的虛擬藝術家,其背後音樂是由人類協助創作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家,其音樂和文字完全由人工智慧工具驅動,沒有人類在背後協助創作,而是引入新的「靈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