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星光任務
Illuminate Hamasen

《哈瑪星光任務》展覽資訊

・日期|2018.04.04
・地點|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作品介紹

「濱線」、哈瑪星,是高雄面向世界、發展城市的起點,也是最能表徵近代港埠現代化作業的文化地景。肩負交通樞紐的「高雄港站」1908年完成,弧形散射出去的軌道,結合港邊倉庫及港口,建構獨特的海陸聯運系統,訴說高雄港百年歷史。2008年停駛後,經市民自發性爭取保留、期間規劃為鐵道文化園區,2016年以「哈瑪星光任務」12組光影及新媒體藝術創作,提供視覺及聽覺的嶄新體驗,並整納輕軌施作工程,延續哈瑪星在不同歷史進程的時間軸線,也妥善維繫歷史性場域至當代城市生活。

38條軌道,百年前的鐵路、21世紀的輕軌;藝術演繹,銘記亦辯證歷史與當代市民生活的關係,「哈瑪星光任務」扣連「山、鐵、港、町」關鍵元素,2018年點亮歷史場景,展望舊街區於未來城市發展的可能性。


製作團隊     

藝術家:林利津、姚仲涵、胡縉祥、黃怡靜、王福瑞、王連晟|線性、葉廷皓、紀柏豪、羅禾淋、ADHD、鄭先喻、張永達

主辦單位   

 

 

相關文章

AI注入新的靈魂:虛擬音樂家

探索創意人工智慧中有趣的音樂應用之一:虛擬音樂家創作音樂,一個虛擬角色也可以像人類藝術家一樣發布音樂。不同於大家熟悉的虛擬藝術家,其背後音樂是由人類協助創作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家,其音樂和文字完全由人工智慧工具驅動,沒有人類在背後協助創作,而是引入新的「靈魂」

閱讀全文 »

探索數據的詮釋與批判

數據以及技術中控制、規範、監視的關係是什麼?數據是否建構了網絡、決定生物的行為與觀點,並且進一步行使權力和控制知識?聲音是如何讓數據擁有「行動」與「說話」的能力?數據除了是資料聲音化的重要元素,它也同時與環境、技術、政治、社會相互纏結,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極具影響力與震撼力的互動關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