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繪製聲音 Daphne Oram 《Oramics Machine》

(圖源:https://www.daphneoram.org/wpcontent/uploads/2020/07/OramGlassWaveformSlidesSciMus.jpg)

On something like the Oramics machine, you can just draw. All people become composers – Isobel McArthur

Daphne Oram 於 1959 年離開 BBC,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Oramics Studios for Electronic Composition) 除了從事電視、廣告、電影和戲劇領域的商業工作,投入製作自己的錄音和表演音樂,並繼續她對聲音技術研究。其中,當 Daphne Oram 在 BBC 擔任工作室經理時,她關注如何讓作曲家更直接、更直觀地進行電子作曲的技術,便開始發想設計新的音樂界面。延續 音樂作為語言的讀寫系統— Daphne Oram《Oramics》文章內容,我們將深入探索這套從圖形到聲音系統—Oramics Machine的故事。

視覺上創造聲音與作曲

Oramics Machine 由 Daphne Oram 在 1962 年至 1969 年間構思、共同設計和委託,結合聲音與創新想法製作出開創性設備。它使用光學掃描技術讀取與解釋手繪波形(音色)和控制資訊序列用於音樂音高和節奏,被視為 MIDI 和數位音訊工作站 (DAW) 的先驅。透過繪製「圖形」於空白膠捲和透明玻璃片上繪製或繪製線條和點,Daphne Oram認為Oramics Machine不是一種沒有靈魂、機械控制的東西,反而跟任何音樂一樣具有人性化、快樂與不完美。

舊時代的創新

在 1970 年代初期,Daphne Oram 對 Oramics Machine 的機器維護與調音技術問題感到挫折沮喪。隨著電子技術零件創新與更換,她在電子工程師 Norman Gaythorpe 和 John Emmett 的幫助下將精力投入到製造新版本的機器上。她將基於 IC 的新版本命名為“Mini Oramics”。不幸的是,她沒有完成它,在 1980 年代初期,她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創建 Oramics 的軟件版本上。Oramics Machine在當時開發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界面,它與今天音樂家和工程師使用的基於線性時間線的排序和編輯技術的相似性是非常相近的。

(Bird of Parallax是Daphne Oram 於 1972 年使用 Oramics Machine 的聲音與磁帶創作。來源:Michał Szymończyk youtube channel)

 

新時代的復古

如今,Oramics Machine已無法使用保存於倫敦科學博物館。時隔40年於2016年,最老派的合成器Mini Oramics問世。研究員Tom Richards根據Daphne Oram當年設計重製,過程中Tom Richards試圖保持接近 1970 年代技術的精神,避免使用 Arduino 等微型計算機。除了保持了相同的基本概念和界面,手提箱大小Mini Oramics不同於prototype大型Oramics Machine,更可以出售給工作室和專業音樂家使用。

Mini Oramics 原理(請參考外部影片-BBC Mini Oramics

在世界剛剛開始接觸電子音樂並且技術仍然主要掌握在音樂工作室、大學和公司手中的時候,Oramics Machine的精神和智慧,冒險進入了科學、技術、文化領域中,而她的方法既創新又鼓舞人心,鼓勵任何對音樂感興趣的人去思考聲音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作品介紹】解封未訴說的歷史—— Daphne Oram《Still Point》【作曲家介紹】用技術鑿開聲音的女人——Daphne Oram ORAMICS TO ELECTRONICA 不再只是單聲道的實驗性展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