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發生月球災難時(In Event of Moon Disaster, 2019)

  (圖源:In Event of Moon Disaster 裝置, 展於 2019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https://arts.mit.edu/in-event-of-moon-disaster/)

麻省理工高級虛擬技術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Virtuality )曾透過「深偽(Deep Fake)」技術,製作了《發生月球災難時》影片與互動網站,重新建構了家喻戶曉的阿波羅11號登月故事。

                                                     (由Bill Safire撰寫,未曾被宣讀過的《發生月球災難時》演講稿。圖源:National Archives) 

此網站展示了經過深度偽造的歷史事件 — 1969年7月,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失敗,美國尼克森總統(Richard Milhous Nixon)在白宮為此發表緊急演講,哀悼阿波羅11號的機組人員。該影片內容為經過後製編修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舊式錄像,將觀眾帶入從火箭起飛、進入太空再到登月事故的旅程。

 

經過刻意剪輯的影片,包含了歷史錄像、棚拍、雜訊與深偽技術生成的影音內容。經由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製作團隊將尼克森的面部表情和演員動作融合在一起,讓人得以觀看這位前總統實際上未曾發表過的演說。此篇應急演講稿,原訂是當太空人未能成功返回地球時,由美國總統於白宮宣讀;實際上,在阿波羅11號登月那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在慶祝「人類的巨大飛躍」,然後這篇演講稿最終並未曾面世。

《發生月球災難時》虛構了一個未曾發生的歷史事件,將太空發展與新興科技結合,鼓勵公眾去理解被操縱的媒體在資訊環境中扮演的角色,以避免在新一波太空探索狂熱中,落入民族主義與意識型態的陷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Polytopes — Iannis Xenakis的跨地域聲光網絡計畫(下)

《Polytope de Mycènes》為Xenakis返回希臘後創作的第一件作品,啟發於14歲時去邁錫尼校外郊遊的記憶。邁錫尼古城為希臘著名的世界遺產,也是《荷馬史詩》中所記載的黃金之城,直至19世紀的考古團隊發現前,邁錫尼曾有數百年的時間都被認為只是一座神話中的虛幻古城。帶著兒時回憶與鄉愁,Xenakis決定在這片神話之地進行他的下一件Polytope計畫…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