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Ronald van der Meijs – A time Capsule of Life

A time Capsule of Life 就像具有生命的囊狀生物,外觀結構源自於 Lamourouxe Viscosa(一種以風為介質繁衍的植物種子,種子為氣球狀被完整包覆在內,能生存於乾燥惡劣的環境中很長一段時間)。種子對於人類文明發展上有重大影響,例如在農業方面,收集種子,種植作物,我們能有系統的重複這個過程。在建築方面,我們平常理解的型態,則是參考種子的結構(六角形與五邊形 )。

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塑膠袋裝取物品,Ronald van der Meijs將這些塑膠袋互相串接,組合成透明的細胞結構,塑膠袋與塑膠袋之間設有通道,藉由幫浦充氣,塑膠袋便會膨脹。當觀者走入此裝置周圍,相互串起的塑膠袋便會慢慢形成一完整細胞,反之,觀者離開,細胞則漸漸洩氣。細胞的演變過程如同大自然生命的法則。 細胞在膨脹收縮間所產生的破裂雜碎聲響,正是來自常見的購物塑膠袋材質(PPE),意涵著現代消費者使用塑膠袋的心態。

 

Ronald van der Meijs – A time Capsule of Lif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中聽見什麼——中研院海洋生態聲學與資訊實驗室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