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過頭的期中報告QQ

這次的期中小成果,我拆成了兩個面向的作品去實作。

第一個是根據上次的合成器作業去改善,第二個是對於audiovisual的新構思。

那麼就開始囉!

這個案子,是清華創業日的形象短片。
當初在構思這件作品的主題「什麼是創新?」(What is innovation?)時
我將腳本分別分成四個階段:Initiate、idea、icebreaker、interactive
並且對應到的畫面是「聚焦、發散、流動、翻面」

腳本設計完之後,我思考著這些畫面的音樂屬性

這次,我以 Quincas Moreira 的Grasshopper作為整體音樂的基礎,再使用live替我的音樂增添跟畫面的關聯性。

Initiate (聚焦):在foundation上一個比較低沈、漸進的低頻音(wavetable)

 

Icebreaker(流動)、Interactive(翻面):當初在規劃這塊的時候,希望這邊可以更加輕快、增加翻動的靈動,因此加上了一些跳動的小碎音

因為live對於sound effect要對齊畫面拍點非常不友善,因此一些翻閱洞口的聲音,我是進到premiere裡面再進行一次後製

 

End(聚集):接續前面跳躍的節奏,再混入一個號角聲做結

 

 

 

耶,第一個就是這樣子!

第二個作品,是我結合processing設計出來的一個巨型城市。

這件作品,希望可以營造出「壓抑、重複性高、高壓、實驗性」的氛圍

因此鼓聲的拍點一再的重複、以及參雜一些空曠的噪音與雜聲(wavetable真ㄉ好用)

同時搭配著視覺在水泥叢林裡面的不斷輪迴。

一些發想過程與製作流程與上面的產出過程結構類似,這邊就不再贅述了。

 

歡迎各位的意見與指教><!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AI注入新的靈魂:虛擬音樂家

探索創意人工智慧中有趣的音樂應用之一:虛擬音樂家創作音樂,一個虛擬角色也可以像人類藝術家一樣發布音樂。不同於大家熟悉的虛擬藝術家,其背後音樂是由人類協助創作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家,其音樂和文字完全由人工智慧工具驅動,沒有人類在背後協助創作,而是引入新的「靈魂」

閱讀全文 »

探索數據的詮釋與批判

數據以及技術中控制、規範、監視的關係是什麼?數據是否建構了網絡、決定生物的行為與觀點,並且進一步行使權力和控制知識?聲音是如何讓數據擁有「行動」與「說話」的能力?數據除了是資料聲音化的重要元素,它也同時與環境、技術、政治、社會相互纏結,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極具影響力與震撼力的互動關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