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遊樂場》為兩廳院「不只在劇場」徵件獲選作品,由涵蓋藝術、音樂、表演、影像、策展、工程等不同背景的成員協力完成。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能如何運用數位科技的優勢,在人與人、人與行動裝置間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該如何讓參與者在使用手機時,能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連結,感受到現場性同時找回身體?《赫茲遊樂場》想試著回應這些問題,從原型開發起步,整合技術框架與累積執行經驗,持續探索人與科技物間的糾纏。
計畫簡介
《赫茲遊樂場》將科技產品轉變為以肢體動態驅動的音樂表達介面。現在你我手中的行動裝置,比起像遙控器這類中介工具,更像是我們身體的延伸。我們根據人們日常使用智慧手機的動作,設計了數種互動參與模式,讓使用者可取樣與調變聲音,與生活周遭的日常聲響互動。
國家兩廳院影音迴廊現場呈現紀錄 (2020 9/24-10/4)
製作團隊
藝術家|紀柏豪
專案執行|施雅恬
程式設計|駱若瑀
舞蹈構想|周寬柔
導演|蔣培郁
協辦單位|本初映畫
計畫提案影片
主辦單位
來自台灣台北,現為「融聲創意」負責人。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音樂碩士、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主要關注領域為Interactive&Generative Music、Sonification與Sonic Agency等。曾入選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雲門基金會「流浪者計畫」,並於荷蘭V2動態媒體中心(2014)、西班牙Laboral藝術與創意產業中心(2016)、英國FACT(2018)等科技藝術機構駐村。除創作外,亦廣泛參與教育推廣、跨界合作與表演藝術項目,文章散見於紙本與網路媒體。近兩年曾參與澳門文化中心《歲·月·舞聲》與兒童劇版本《歲·月·童聲》、澳門藝術節聲景劇場《甲戌風災》、衛武營《工業城市》、深圳舞蹈節《Well Come》、jpg擊樂實驗室《ReDefine》、《3.14159共感服裝實驗展演》等表演製作。2019年獲選為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