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人與行動裝置的共鳴交流-《赫茲遊樂場》計畫

 

《赫茲遊樂場》為兩廳院「不只在劇場」徵件獲選作品,由涵蓋藝術、音樂、表演、影像、策展、工程等不同背景的成員協力完成。在後疫情時代,我們能如何運用數位科技的優勢,在人與人、人與行動裝置間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該如何讓參與者在使用手機時,能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連結,感受到現場性同時找回身體?《赫茲遊樂場》想試著回應這些問題,從原型開發起步,整合技術框架與累積執行經驗,持續探索人與科技物間的糾纏。

點此進入計畫網站 

計畫簡介

《赫茲遊樂場》將科技產品轉變為以肢體動態驅動的音樂表達介面。現在你我手中的行動裝置,比起像遙控器這類中介工具,更像是我們身體的延伸。我們根據人們日常使用智慧手機的動作,設計了數種互動參與模式,讓使用者可取樣與調變聲音,與生活周遭的日常聲響互動。

國家兩廳院影音迴廊現場呈現紀錄 (2020 9/24-10/4)

製作團隊

藝術家|紀柏豪
專案執行|施雅恬
程式設計|駱若瑀
舞蹈構想|周寬柔
導演|蔣培郁
協辦單位|本初映畫

計畫提案影片

 

主辦單位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AI注入新的靈魂:虛擬音樂家

探索創意人工智慧中有趣的音樂應用之一:虛擬音樂家創作音樂,一個虛擬角色也可以像人類藝術家一樣發布音樂。不同於大家熟悉的虛擬藝術家,其背後音樂是由人類協助創作的,人工智慧生成的音樂家,其音樂和文字完全由人工智慧工具驅動,沒有人類在背後協助創作,而是引入新的「靈魂」

閱讀全文 »

探索數據的詮釋與批判

數據以及技術中控制、規範、監視的關係是什麼?數據是否建構了網絡、決定生物的行為與觀點,並且進一步行使權力和控制知識?聲音是如何讓數據擁有「行動」與「說話」的能力?數據除了是資料聲音化的重要元素,它也同時與環境、技術、政治、社會相互纏結,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極具影響力與震撼力的互動關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