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接線空間騰出來,放入更多創意吧——MC Package

Max/MSP開發團隊Cycling ’74 在2018年推出最新版本Max8,我們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MC Package 可以說是這次更新影響最顯著的一個部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MC為 multiple channels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Max為多聲道所開發的功能。過去使用Max,物件與物件之間的連線只支援單一通道,而MC的功能,就是讓一條連線中能夠包含多個聲道。試想一下,假如現在有個多聲道的檔案,需要同時進行濾波,過去在沒有MC Package的情況下,創作者必須將每個聲道都各自接一台濾波器才能達到,除了整個程式會顯得雜亂無章之外,要進行修改或檢查也是很惱人的一件事。而現在,你只需要在特定物件前面加上「mc.」,一個具有100 個聲道的 Patch 看起來幾乎就和一個只有單聲道的 Patch 一樣簡單,這不只讓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可以事半功倍,更是開創多聲道系統中不同的創意思維。

下面這張圖可以很快速地明暸MC提供了什麼樣的概念。這裡有兩個功能意義相同的Patch,左邊是傳統單聲道接線模式,而右邊則是使用MC。我們可以看到一個「mc.tri~」就等同於將4個「tri~」物件濃縮在一個物件中,且其輸出為獨立的四個聲道,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很大程度地解決了繁複的接線工作。

除此之外,你也能夠隨時改變聲道的各種變因,有時這種小細節看似可有可無,但當你的程式變得更加龐大,這可能就會是你非常有力的工具。

這裡是MC比較基本的一些用法,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功能的物件,在這篇文章中無法一一介紹,你可以在Max找到每個物件該如何使用的詳盡說明。

Cycling ’74 的總監兼創辦人 David Zicarelli和開發成員 Tom Hall曾在2018年的一場演講中,展示了他們在MC開發過程中的對這項技術的發想以及認為它所能開創新視野,裡面包含許多很有趣的範例,非常推薦有興趣的人看看,相信會讓你對此有不同以往的新認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中聽見什麼——中研院海洋生態聲學與資訊實驗室

聲音生態學的實驗室裡都執行著怎樣的研究?上一回挑選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Acoustic Ecology Lab,他們發展在地走聽、社區參與聲音錄製、傳感技術等,也分析聲景數據資料以了解環境生態。而臺灣在中研院由林子皓老師帶領的海洋聲景生態資訊實驗室,則聚焦在以遙測的方式蒐集聲音資料研究分析環境與變動與生物的多樣性,也探討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環境生態。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