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音樂、科技與藝術新知

《與細菌混了3000年》活動快訊 3000 Years Among Microbes
《與細菌混了三千年》借鑒於科幻文學、新興科技與後人類觀點,經由原型開發、實驗錄像、太空模擬、線上平台與利益關係者訪談等途徑,開啟一系列關於如何脫離殖民隱喻看待太空的討論。

將接線空間騰出來,放入更多創意吧——MC Package
MC為 multiple channels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Max為多聲道所開發的功能。過去使用Max,物件與物件之間的連線只支援單一通道,而MC的功能,就是讓一條連線中能夠包含多個聲道。你只需要在特定物件前面加上「mc.」,一個具有100 個聲道的 Patch 看起來幾乎就和一個只有單聲道的 Patch 一樣簡單,這不只讓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可以事半功倍,更是開創多聲道系統中不同的創意思維。

用p5.js 和 Tone.js 造一個虛擬Coding 化身 —— 給害羞的人的Coding Stream簡易虛擬替身
一起來用Tone.js 和P5.js 寫一張簡單、虛擬的「臉」,這張臉會根據麥克風收到的聲音、滑鼠運動這些僅需簡單接收方式的訊號有變化和回饋,就像擁有表情一樣,作為coding時畫面上的小小替身。

p5.js 、 Tone.js、手機三軸感測器實作教學 —— 單手拍手機?!
不管到哪都拿著手機,已經是非常稀鬆平常的當代景象了,人們常常是一手拿著手機,一隻手空著以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但是萬一遇到需要雙手的事情,像是拍手呢?
小編就要來教大家如何用P5.js 和 Tone.js 寫一個可以用手機三軸數據偵測揮手動作,就可以發出掌聲的網頁小程式,讓你單手拍手再也不尷尬。

實用的Ambisonics工具!–– ICST Ambisonics
在前幾篇文章中,我們曾經和大家簡單介紹過Ambisonics這項技術以及幾個相關作品介紹,而現在你可能會好奇該如何將沈浸式聲響、空間化音訊這類的想法運用在自己的創作中,有什麼實用的工具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一個在 Max/MSP 中好用的插件工具「ICST Ambisonics」吧!

令人著迷的怒吼聲––Douglas McCausland《Convergence》
《Convergence》是一首給低音大提琴和即時電子音樂的作品,並且使用了三階Ambisonics技術,這是作曲家兼電子演奏家 Douglas McCausland 與低音大提琴家 Aleksander Gabryś 的第二次合作,作品展現出聲學樂器與電腦音樂之間的交互性,以及表演者的動作與手勢如何應用在三維空間的聲音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