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介紹】因地制宜的聲音藝術裝置- Robin Minard 《Silent Music》
德國籍加拿大裔編曲家、聲音設計師和出版人 Robin Minard 是展演空間聲音(Staged Sound Spaces)裝置領域中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自1980年離開展演空間的工作後,Minard 開始為大眾場域創作聲音裝置,他希望可以在噪音日益增加的日常環境中,透過創作刺激人類的聽覺,並讓人類恢復被忽略的感官能力。
德國籍加拿大裔編曲家、聲音設計師和出版人 Robin Minard 是展演空間聲音(Staged Sound Spaces)裝置領域中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自1980年離開展演空間的工作後,Minard 開始為大眾場域創作聲音裝置,他希望可以在噪音日益增加的日常環境中,透過創作刺激人類的聽覺,並讓人類恢復被忽略的感官能力。
綿綿細雨的倫敦夜晚,迎面而來的路人們慢慢地朝你聚集了過來,對你投以招呼與詢問,速度由徐而急、人數由少至多、聲音由遠而近、態度由友善而變壞,不一會兒你便被成群的虛擬人物憤怒圍繞,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按擊手中的行動裝置成為唯一擊退他們的方法⋯⋯。
近期融聲創意的作品多圍繞著「網路傳輸」,包括《無重力星空》、《地衣荒物》、紀柏豪的《距離之歌》等,都使用了網路的特性,讓觀者使用手機即時參與、影響現場的作品。今天就來分享如何簡單做到網路傳輸的功能!
「距離之歌」為一基於普及運算的生成式音樂系統,讚頌科技發展下被壓縮的時空概念與連通性。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開啟指定網頁後,即會成為拓墣座標上的節點。系統將依據行動裝置回傳的定位資料,不斷計算所有節點間的相對距離與方位,並觸發分佈於空間聲場中的樂音,將定位資料轉化為聲音事件。
對大多數人來說,「網際網路(The Internet)」已然遍布我們的生活。不到30年的發展中,連結了一半以上的世界總人口,展顯出非凡的速度、欲望、商業性、控制和創造力。微軟(Microsoft)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其自傳《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1995)》中展現出其對於技術革新的正向態度。
〈相片編織社:攝影製圖術〉(Photographic Knitting Club)工作坊命名衍伸自「編織」的意象,試圖建構起關懷、DIY、女性取向的社會空間想像,以人人皆可、非資本剝削的方式使用科技。攝影製圖術(Photogrammetry)為連結照片與雕塑的過渡,參與者將藉由拍攝多重角度的照片,縫製出虛實交錯的物件和場域。在製圖過程中,藝術家也將帶領參與者藉由攝影製圖的脈絡討論觀看的方式,以及創新科技、沈浸式媒介潛在的問題與新可能。
我在18年年末的時候協助V&A 博物館的「電玩遊戲:設計、遊戲與擾動」(Videogames: Design/Play/Disrupt)大展寫了一篇回顧,旨在介紹電玩在新世紀的新可能性與突破。而若我們將時間軸往回拉,望過去看網際網路剛被發明之初的電玩遊戲,或許又別有一番懷舊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