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數據的詮釋與批判

「認識數據」以及「詮釋數據」是實踐資料聲音化至關重要的過程,就好比學術領域中的認識論與方法論,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創作者對材料與媒介有客觀的脈絡探索,並且透過主觀的意義映射 (meaning mapping),展現深刻的數據美感、議題性,甚至是批判性,也同時讓創作者在敘述數據故事時,能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作品。

 

認識數據——探索數據脈絡

掌握數據在當代的品質、特性,或是過往的文化脈絡,是資料聲音化重要的練習;數據除了是資料聲音化的重要元素,它也同時與環境、技術、政治、社會相互纏結,數據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極具影響力與震撼力的互動關係。

 

案例介紹:數據權力

試著想想看,數據以及技術中控制、規範、監視的關係是什麼?數據是否建構了網絡、決定生物的行為與觀點,並且進一步行使權力和控制知識?

Google Maps Hacks, Simon Weckert, 2020

在這個計畫中,Simon Weckert 讓 99 部智慧型手機在街上被拖行,使得 Google 地圖中產生了「虛擬交通擁堵」,地圖中的虛擬綠色街道變成紅色,影響現實世界的汽車決定在另一條路線上行駛以避免堵塞,這正是展現了 Google 是如何對真實城市進行虛擬改造:舉凡住房市場的 Airbnb、行動網絡的 Wemo、社交行為的 Tinder、飲食行為的 UberEat⋯⋯ 與我們日常行為密不可分的數位產品,通過與 Google 地圖的接口運行,數據在人類社會的脈絡中嵌入了資本主義和商品化概念。

數據在虛擬地圖中,建構了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模型、對物理空間的現實和感知,也決定了人類行爲與行動的發展,並作為知識和權力結合的產物;當人們透過行動藝術去探索數據,提出:我們是如何忽略日常的數據、數據實際上如何與生活關聯、數據又如何成為一面鏡子,映射著世界潛在的樣貌⋯⋯問題時,「數字」便擁有了與群眾對話的能力,賦予數據創作

 

詮釋數據——映射數據的意義

在此我們把數據看作是象徵性的,通過「詮釋」、「轉譯」和「給予框架」的過程,獲得數據的意義。(We start to see data here as symbolic, and so as taking on meaning through processes of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Bolin and Andersson Schwarz, 2015) and “framing”.)-Paul Dourish and Edgar Gómez Cruz. 2018.

「數據」在某些廣義的層面來看,或許是客觀的存在,但正是由於創作者本身的主觀經驗、情感、轉譯與詮釋,將數據的動作或語言映射到聲音的品質上(例如音色、頻率、震幅、節奏等),才讓數據在被放置於不同場域、面向不同群眾時,擁有「行動」與「說話」的能力,也正是透過聲音訊號的框架,使觀者能更好地聆聽與接收數據當中的意義或暗示。

 

資料聲音化的實踐

實際上可以用來進行資料聲音化的數據來源與擷取手法非常靈活,以下將介紹一些常見的數據運用及資料聲音化的作品案例:

  1. 開放資料(Open data):指的是由政府、機構或企業等單位主動公開、免費提供的資料,並以開放格式(例如 CSV、XML、JSON 等)和可存取的方式(例如 API、資料庫等)提供給公眾使用。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政府統計、氣象資料、人口普查、交通運輸、地圖資訊、社交媒體數據(讚數、留言)等。值得注意的是,開放資料並不代表所有的資料都可以完全公開,有些資料因為安全、隱私等因素而不適合公開,因此需要在公開資料的同時,保護相應的隱私權和敏感資料的安全性。
  2. 感測器數據:不同種類的感測器可以檢測不同的環境數據,例如溫度、濕度、空氣品質、光照強度、震動等,搭配微控制器(例如 Arduino、Raspberry Pi 等),控制感測器、收集數據和傳輸數據。透過裝置感測、主動蒐集而來數據,也時常被用來作為聲音化的資料。

 

「交通數據」中的都市脈動

Mta.me, Alexander Chen, 2011

藝術家 Alexander Chen 將紐約地鐵系統變成了一種互動式的弦樂器。使用 MTA(The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大都會交通管理局)的實際地鐵時刻表,該片段從最後一分鐘出發的列車實時開始,然後在 24 小時循環中繼續加速,當列車相互經過時,將觸發弦樂的聲響,透過將數據轉換為視覺與聽覺的再現,感受都市的脈動的聲響。

 

從「天體數據」探索宇宙空間

5,000 Exoplanets: Listen to the Sounds of Discovery (NASA Data Sonification), NASA/JPL-Caltech/M. Russo, A. Santaguida (SYSTEM Sounds), 2022

根據 NASA 系外行星檔案,聲音追蹤了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發現; 當每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時,一個圓圈會出現在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圓圈大小表示行星軌道的相對大小,顏色表示使用哪種行星探測方法發現它,音符的音高表示行星的相對軌道周期。每次新發現世界,就觸發一個新的聲響,透過聲音聆聽人類對探索世界全貌的好奇與慾望。

 

「貨幣數據」中的能量傳遞

鎏 /, 陳乂, 2020

作品以區塊鏈透明的交易紀錄作為資訊來源,將其轉譯為物理資料流。當交易發生時,觀者將會聽到現場的風聲的強弱變化,燈管也因為被風吹動而產生位置與亮度的視覺變化。藝術家將貨幣流動方向與量值在空間中運算成像,使觀者能透過 AR 裝置感受全球虛擬貨幣金融的價值流動,如自然環境的物理能量傳遞,時而徐緩,又瞬時劇烈。

 

「空氣粒子數據」中無形的真實

scape.unseen-co_2[ch.], 張永達, 2022

空氣微粒數據,以及電腦運算的過程,皆以人眼不可見的形式存在與表現。然而,透過感測運算與數據調控,對展場空間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偵測與轉譯,生成即時的聲音與影像,並將數據運算的過程以切片式裝置展現(感測器>微處理晶片>電腦>程式>視覺>聲音),提供一個重新觀看無形數據的方式,同時也啟發觀者重新思考「空」與「無」當中對「真實」的不同哲學觀點。

 

聲音中的「聲音數據」

Bicycle Built For Two Thousand, Aaron Koblin and Daniel Massey, 2009

數據來源不一定是網路開源資料,很多時候藝術家創造自己的數據,甚至邀請民眾一起創造數據,讓觀眾同時成為創作的一部分;同時,數據也不一定要是數字、文本或圖像,聲音本身也可以成為製造聲音的數據。Bicycle Built For Two Thousand 中的參與者被提示聆聽一個簡短的聲音片段,然後在不知道最終任務的情況下,錄製自己模仿他們聽到的內容,最後藝術家從網路上收集了 2,088 段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聲的錄音,並編織、組合成歌曲 Daisy Bell(Harry Dacre, 189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