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參與的音樂(三) 虛擬聆聽

網路世界的來臨,對聆聽與觀看的方式也改變許多,我們可以自由重複錄製與播放聲音,社會參與的創作也許是作為在數位時代的反動,異於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現象,更希望觀眾主動且參與一起介入創作。如何與他人成為連結?網路的方便是否使現場性稀有?虛擬的聆聽運用也是創作者的思考之一。

荷西.馬賽達 JOSé MACEDA《Ugnayan》,for 20 radio stations (1974)

荷西.馬賽達(1917 – 2004)是菲律賓的作曲家,接觸當代音樂的學習,也致力於民族音樂學領域。《Ugnayan》由二十個預先錄製的音樂,同時間放映於二十個馬尼拉的廣播電台,每一個電台所播放音樂皆不同,透過當地的民眾帶著各自的手持收音機,齊聚在公眾空間,收聽至不同頻道、同步播放聆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rOS3qjsbk

 

裡面所使用的多為菲律賓的傳統樂器,彈跳的竹子聲響、大量層疊的打擊節奏彷彿不斷地取代彼此、交互隱沒。此作品使用傳統的民俗樂器,並帶入了當代音樂的技巧。藉著當地的原住民聆聽的文化構成一種民眾集結的聆聽經驗。聽眾介入音樂的混音工程,擺置的收音機與音量皆是由參與者自己調配放置而成,透過電台的即時性與傳播才可以構成此聆聽方式,創造屬於聚集村民的聆聽空間與現場氛圍。

艾瑞克·惠特克 Eric Whitacre《虛擬合唱團》2011

作曲家艾瑞克·惠特克(1970-)指揮了由2000人上傳至youtube頻道集結而成的虛擬合唱團:每一個國家,每個人擁有各自「合唱團」的生命經驗,獨立的頻道在網路世界中被集結,演唱者們在虛擬中找到了連結。相較於傳統合唱團,強調現場共同演唱,與音樂廳構成的空間傳播;《虛擬合唱團》透過不同時空剪輯與配置合成,呈現出另一種再製造的現場性。每個人在自己的房間獨自唱著歌,噪音的嘶嘶聲響,參差不齊的影像品質,卻在其中找到一種非常私密且親密的共享性。

 

人們渴望與他人產生連結,網路資料可以被儲存或召喚某個時空,大大的滿足了人們窺視與展現自己的慾望,不需要在現場也可以與他人擁有神秘的連結。數位的聆聽也許每次播放,都與上一次的沒有差異,但創作者藉由錄製,集結、再製出一個虛擬空間,使觀眾共同感知群眾的存在,感覺到彼此的連結與空間的差異,每個人、當下的感受都變成了新的現場聆聽的經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