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景地圖:耳朵的城市環遊──導言篇

什麼是音景(Soundscape)?

音景(Soundscape)由sound和landscape兩字組成,是用聲響建築出的空間印象,如同我們熟知的視覺地景,音景正是空間中的聲音景觀。人們除了慣於用眼睛觀看一個空間、一座城市,還有另一種在視覺文化優勢下相對鈍弱化的形塑景觀印象的感知方式──聆聽。

我們姑且可以這麼說,音景像是代表身分的有聲指紋,一處地點、情境都擁有其本身具辨識性、區別性的聲音樣貌。假如我們回想起那些熟悉的空間記憶,在台灣人口眾多的首都裡,捷運進出站的聲響、列車駛過的呼嘯風聲,人群嘈雜、活絡的交通與施工的聲音,這些「keynotes」也許足以拼貼出多數人認知一致程度不會太低的台北城市意象。

聲音成了個體與環境互動的中介媒材,聲音生態學與音景的概念約莫在1960年代末誕生。

當我們從”hear”到”listen”的過程,重新有意識地賦予耳朵關注生活周遭的能力,聽覺將重新觸及環境,個體與環境可能發生顛覆性的連結,甚至解構視覺固有的輪廓,重新建構獨一的空間結構認知。新的發現與感受將從聆聽經驗中精煉出對世界非同以往的認識;其不僅是填補視覺圖像所凌駕的單一地景而擔任「背景音效」,音景產生的意義可以獨立存在,與視覺圖像一併共存、相輔相成,令空間印象顯得「聲色俱全」、立體完整而接近真實的感官體驗。

音景與城市

音景證明了我們曾在某個時空下存在過、感受過,成為個體或一群人的記憶和認同,尤其直接探索了城市的日常。音景在現今城市化的進展中揭示了現代文明的遷異,緊密貼近我們每日所處的環境,從而觀察出人為景象的變化更甚於自然環境。因此,有眾多音景的蒐集、研究及創作的場域都以各地的城市為主體。

此方面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y Schafer所帶領的世界音景計畫(World Soundscape Project, WSP)於1973年展開第一項:溫哥華音景計畫(The Vancouver Soundscape),一方面在日後以鄉城為聲採場域的音景專題由此逐漸擴展,同時提升了公眾對聲響的關注,推動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領域的研究;1993年聲音生態學的國際性社群World Forum of Acoustic Ecology (WFAE)產生,藉由三年一次的國際性研討會喚醒了眾多聲音中介於個體、環境交互關係的可能。起初WFAE首要著重於噪音汙染之教育、聲音的存滅議題及國際的音景製作項目,隨後Schafer於這些環境聲音中分析出帶有自然與歷史文化價值的聲響,更稱之「環境的音樂(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如今探討的面向益加靈活深入地方,落成了一幅多元繁茂的城市音景地圖。

音景地圖

音景計畫的概念像是保留某一個時空地點下專屬的聲響,當音景的收藏在世界各地點滴成線,這些地方將串成一幅音景地圖!現在讓我們化作專注聆聽的旅客,代替眼睛與雙腳遠行,拿好融聲的音景導覽地圖梭繞世界各地城市吧!本專題「音景地圖 Soundmap」,近期將分為世界篇與台灣地區的音景實踐來介紹,帶領各位旅客嘗試以聲音捕捉城市光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