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在聲音相關領域的創作中,逐漸發展出多樣的表現與思考方向。創造音樂的途徑-或是說作曲的方法,除了把腦中旋律寫成樂譜、抱著樂器彈唱、即興演奏之外,還能經由機率及演算法,甚至是電腦輔助來實現。「作曲」不再只是構思音樂本身,也包含設計出「能製造音樂的系統」。牛津英語辭典中,對於「系統」的定義,為「有規律的框架或方法」,一整組單元會依照被設計好的原則或步驟依序運行。
下面將和大家介紹近代作曲家們應用生成機制來創作的案例
- Steve Reich《It’s Gonna Rain》
極簡派作曲家史提夫·萊許(Steve Reich)經常運用獨創性的現代作曲技法,透過簡單音樂語彙及時間錯位,創造出緩慢流動的位移感。他在1965年的磁帶音樂作品《要下雨了(It’s Gonna Rain)》中,設計出一套生成式的機制,利用磁帶循環,創造了相位語法(Phasing Patterns)。該作品包含兩台磁帶機(tape recorder),播放著相同的語句內容,但兩台磁帶機的播放速度略有差異,這造成了持續地相位變化效果(Phasing Process)。萊許曾表示,儘管在編寫各種音樂元素來貫串系統的過程,也會感到創作的愉悅感,但當系統被完成並啟動之後,它就會自行運作下去。
- Terry Riley《in C》
作曲家泰瑞·賴利(Terry Riley)在1964年發表的《in C》,由53組長短、節奏不一的短樂句,與一組演出指示所構成,是一首展現了規則與步驟的生成式曲目。在演出時,每位樂手可以自由選擇一個樂句來重複彈奏,並自行決定何時停止。在此簡單指示下,不同樂手間的互動與選擇,即是輸入給生成機制的內容,致使作品每次呈現時都會誕生新版本。
生成式音樂作品不勝枚舉,但並非所有這類作品都會保有「生成性(generative nature)」。《It’s Gonna Rain》是藉由某種「生成式方法」所產生的結果,但每次聆聽時,都只會在固定的時間軸上聽到相同內容。與此相對,賴利的《in C》則屬於「生成式產品(Generative product)」;不僅是透過作曲者的預先設定來重複再現,而是每次演出都會不盡相同、任何人都能利用既有樂譜創造出新面貌。生成式產品也可見於其他與參數式設計相關的領域,例如產品設計、服裝、建築等。
延伸閱讀:什麼是「資訊聲音化」、萬物皆可入聲(一)日全蝕居然可以變成一首歌??、萬物皆可入聲(二)Trope app by Brian Eno
吃很重要,
早上吃~ 中午吃~ 下午吃~ 晚上吃~
一直吃,每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