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of the Road——聆聽生命消逝
現代化發展在人類的生活、文化、經濟層面都有著不容小覷的貢獻;然而,我們是否在行為之中,使其他物種「消音」,抹滅了他們的生存痕跡,剝奪他們「發出聲音」的權利?或者對於自然危機的提醒視而不見?透過數據聲音化,我們有機會微觀數據,以另一種替代方式接近現實世界的全貌,不被被現代性蒙蔽認知與感受。
聲音、訊號、感測器,什麼使觀眾置身「現場」?(上)
16世紀的音樂宇宙(musica universalis)理論,到20世紀的藝術家用聲音化的方式進行了各種結合科學聲音實驗,直至今日,資訊爆炸的年代,藝術家已經可以自行輕易的取得數據進行創作。然而,聲音化的形式仍舊在科學領域以及藝術領域中存在發展的窘境。
可品嚐的音符 Tasting Notes——味覺聲音符號
我們可以「聽見」味道嗎?你會怎麼用聲音形容啤酒中的啤酒花香氣?「清新明亮、辛香和微酸」的口感可能是什麼樣的聲音呢?Tasting Notes 是由 Loud Numbers 團隊與來自瑞典的啤酒品鑑師 Malin Derwinger 共同創作的數據聲音化作品,針對其香氣、口感、味道和外觀等十種不同特徵創建聲音類比,重新詮釋了啤酒豐富且多變的視覺、嗅覺與味覺層次、魅力和藝術性。
【創意科技】把天氣資訊變成音樂!用Max串連Open Data來聆聽世界各地的天氣狀態
資訊聲音化(Sonification)是能讓人用聽覺來理解周遭不可見事件與狀態的一個詩意手法。這次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把天氣資訊轉換成聲音」,像是在聆聽周遭環境變化一般的Max實作練習。完成的Max Patch程式截圖如下圖,包含了會自動顯示的位置、溫度、風速與天氣類型的Message。
萬物皆可入聲(二)Trope app by Brian Eno
在當代的生成式音樂中,軟體自身即可成為曲目。數位工具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不必然要以現有原音樂器的邏輯解讀與再現,經常會見到特定的數位工具只為某一個作品或計劃被開發出來。
什麼是「資訊聲音化」
「資訊聲音化」是「生成式音樂(generative music)」的一種實踐方式。在生活周遭,存在著各種現象與事件,經由觀察與記錄,所有狀態的資訊與變動,都將變成一連串的數據。 而「資訊聲音化」,顧名思義,即是將資訊以聲音再現的動作。技術上,主要是將資訊與聲音參數做配對,藉以製造聲響。
【作品介紹】Humming Mississippi – Derick Ostrenko、Jesse Allison
「低吟的密西西比(Humming Mississippi)」這件作品,是由藝術家Derick Ostrenko、Jesse Allison與路易斯安那大學的「沿海液壓實驗室(Coastal Hydraulics Lab)」合作並由學術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