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語言:風弦琴及將自然聲音化的藝術

Aeolian Harp from "Interfaces of the Invisible" project
自然界的聲音化

在探索自然現象與聲音之間的關係中,「聲音化(sonification)」這一概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指的是將外部資訊,例如風的流動,透過物理裝置轉化成聲音。日常生活中,像風鈴這樣的物件,就是透過風的吹拂產生音響,讓我們能以聽覺理解自然現象。

Aeolian harp in the old castle of Baden Baden – Project Gutenberg. Wiki Common
風弦琴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在探索聲音與自然界相融合的旅程中,「風弦琴(Aeolian Harp)」是一個獨特而迷人的範例。這種樂器不僅以其獨特的音樂性質吸引人,還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原理和文化歷史。「風弦琴」可能源於古希臘,以風神Aeolus命名。最初由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年)在他的著作《Musurgia Universalis》(1650年)和《Phonurgia Nova》(1673年)中描述。這種樂器在浪漫主義時代成為受歡迎的家用樂器,至今仍保留手工製作的傳統。它最初是一種木箱齊特琴德語:Zither),琴弦在兩座琴橋上縱向伸展,當風穿過琴弦時,便產生音樂。風弦琴的聲音隨風的節奏變化,展現了自然界中風的不可預測性與機遇之美​​​​。

▲British Aeolian Harp from 1812-1823 (圖源:http://www.augustastrip.com/2018/06/02/augustas-aeolian-harp/)
▲British Aeolian Harp from 1812-1823 (圖源:http://www.augustastrip.com/2018/06/02/augustas-aeolian-harp/)
風弦琴的物理原理

卡門渦流風弦琴的發聲原理與卡門渦(Von Kármán vortex street)流密切相關。這種渦流現象不僅在風弦琴中發揮作用,也可能對橋樑和列島產生影響,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造成工程上的危險。例如,1940年的塔科馬海峽大橋(Tacoma Narrows Bridge)崩潰就是由於風引起的共振現象​​。

Aeolian harp (or wind harp)
Aeolian harp (or wind harp). Wiki Common
Animation representing of Von Kármán vortex street.
Animation representing of Von Kármán vortex street.
風弦琴的多樣材質與現代設計

風弦琴的材質和設計極為多樣化。從傳統的木製箱體到現代的金屬和其他共振材料,其設計和材料選擇豐富多彩。有些風弦琴的外觀類似標準豎琴,而有些則更像藝術裝置。在現代,風弦琴不僅被製成傳統樂器,還常見於公共藝術裝置,有時以巨大的金屬聲音雕塑形式出現,常設置於建築物的屋頂或風大的山頂上。如舊金山一處92英尺高的巨大風弦琴藝術裝置。此外,DIY風弦琴的流行也反映了其創意潛能和多功能性,人們利用各種材料,如木材、塑料、回收物品甚至紙盒等製作風弦琴。

 

風弦琴漫步中的群眾參與表演性

在融聲創意所舉辦的台灣與拉丁美洲的交流活動中,風弦琴作為一種創新的藝術和科學媒介,在許多公眾活動中起到關鍵作用。透過工作坊和風弦琴漫步活動,我們帶領民眾製作並體驗自製的風弦琴,讓參與者親身感受風的流動和聲音感知,從而加深對自然和不同文化的理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文章

《潮濕的共鳴》紀柏豪個展

《潮濕的共鳴》源自藝術家在汐止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在地社群密切合作,走訪河畔、湖泊及各種治水設施,尋訪水的痕跡。汐止舊名「水返腳(Tsui-Tng-Ka)」,因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展覽以汐止的水文環境及歷史為背景,探討人們如何對周遭的水—河流、雨水、濕氣—進行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如何具體而微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閱讀全文 »

聲化感官實驗室 Sonic Sensory Lab
2023 展覽回顧

在2023年,聲化感官實驗室以創新與多元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展示了一個跨越聲音、自然、科技和社會的奇妙世界。從汐止水岸的聲音探索,到台灣及墨西哥間的環境對話,再從地球共振與保護性噪音的創意抵抗到探索太空時代的未來飲食,最後回看世界各地的城市聲響,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感官的旅程,透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挑戰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並引發對更大宇宙意義的探索。

閱讀全文 »
Scroll to Top